客服热线:18391752892

刘明康:1月信贷高增长源自去年贷款积累顺水鱼财经

核心摘要: 今年信贷规模整体控制在7.5万亿 (,)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昨日参加2010年论坛时表示,今年1月信贷强劲是去年贷款增速过快积累所致,随着有效需求得到满足,这种趋势将很快有所缓和。 信贷助力经济增长 刘明康透露,去年中国全年新增贷款为9.5万亿元,增幅为31.7%。这些新增贷款是在“4万亿元经济刺激计划”之后推出的,是宽松货币政策的一个具体表现,在帮助中国经济渡
外汇期货股票比特币交易

今年信贷规模整体控制在7.5万亿

" 中国银行(" 601988," 股吧)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 刘明康昨日参加2010年" 亚洲金融论坛时表示,今年1月信贷强劲是去年贷款增速过快积累所致,随着有效需求得到满足,这种趋势将很快有所缓和。

信贷助力经济增长

刘明康透露,去年中国全年新增贷款为9.5万亿元,增幅为31.7%。这些新增贷款是在“4万亿元经济刺激计划”之后推出的,是宽松货币政策的一个具体表现,在帮助中国经济渡过难关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a银行市场周刊 src="http://img.hexun.com/2011-05-20/129793707.jpg" width=104 height=90>" 银行周刊:
刷卡费率酝酿下调 支付行业或迎寒冬 " 银行业2011年八大星闻 " 2012年新增信贷8万亿成业内共识 " 理财产品预期收益全线超5% " 银行卡刷卡费率酝酿下调 " 利率市场化或令银行少赚一半 " 退休阿姨托办信用卡 被骗47万 " 和讯网信用卡频道正式上线

“在这些(经济刺激)计划中,信贷发挥了主要作用,为大型基础设施项目提供了资金。”刘明康说,“尽管如此,我们还是注意控制全年的信贷增长规模。事实上,(去年)一季度信贷增幅最快,月均增长1.52万亿元。对此我们及时采取了审慎监管措施,使得后" 三季度增幅回落至正常水平,即二季度月均9200亿元," 三季度月均4300亿元," 四季度月均3100亿元。”

他指出,去年信贷的增长效果明显,经济也实现全面复苏,去年三季度经济增长达到9%,二季度和一季度分别约为6%和7%,令中国有望实现全年保八目标。此外,工业生产总值从2009年6月至9月实现了连续4个月的两位数增长。采购经理人指数2009年12月末达55.6%,创过去20个月新高。用电量在12月份同比增长25.7%,环比增长4.8%。

政策退出不是风险

刘明康表示,今年将会继续控制信贷供给的幅度,整体控制在7.5万亿,年度增幅为16%~18%。但同时,监管部门将会按照本身步伐强化结构调整、平衡监管并执行有效的监管。

“我们要求" 银行对可能出现的信贷风险保持高度警惕。”刘明康说。他透露,去年针对多家银行的大额风险暴露信息进行收集和汇总,进行了检查和监测工作,并针对一些违规与投机的行为采取了及时纠偏行动。

上周" 央行宣布调升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被外界解读为是“政策退出”的表现。对此,刘明康表示,何时政策退出对中国来说并不构成挑战,真正的挑战是从长远来看进行结构的调整。

对" 中国银行(" 601988," 股吧)体系有信心

伴随信贷增长的,还有" 市场对监管部门是否会因此收紧信贷闸口的担忧。而近日在获悉去年中国新增贷款量创下天量水平后,市场对于中国银" 行业整体管理水平以及不良贷款率的担忧也有所显现。

刘明康指出,今年将会治理银行业的不良贷款问题。他表示,2003年时中国银行业不良贷款比率高达17.9%,到去年底已降至1.58%。

“每家银行资本充足情况,其银行监管者最清楚。监管者需要取得平衡,既要避免泡沫,但又不能给予太多阻力。”刘明康说。

目前银行业有关的拨备达1万亿元,另外,银行体系在过去几年,不论资产质素、股本回报率、资产回报率以及盈利能力均取得重大及持续的改善,刘明康表示很有信心应对可能的损失。

“我们一直坚持使用一套简单、实用、有效的监管比率、限额和指标。这些是借鉴了过去发达国家的良好监管标杆,然而这些国家在后来狂热的金融创新和放松管制过程中放弃了这些标杆。”刘明康说。

中国所采取的标杆包括对资本充足率的要求,还有重视资本质量,要求资本结构简单等。刘明康表示,在中国,一级资本普通股和留存收益必须占75%以上,远远高出一些发达国家25%的要求。而拨备覆盖率从2003年的19.7%上升至2009年末的155%,也使得中国银行业有足够能力吸收预期损失。此外,存贷比为75%,核心融资比为60%,流动性比率为25%。

“除了微观审慎监管,我们也实施了宏观审慎和逆周期监管措施。”刘明康说。

下一篇:

天风证券:淘金5G新基建 智慧路灯有望撬开千亿新市场顺水鱼财经

上一篇:

央票利率趋于稳定顺水鱼财经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