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意社数据显示,截至5月31日' 大宗商品价格指数BPI为828点,较月初的836点下跌8点,跌幅1%,较年初的863点下跌35点,跌幅4%。较去年同期上涨18%,较周期内最高点1019点(2012-04-10)下降了18.65%,较2016年02月03日最低点660点上涨了25.61%。(注:周' 期指2011-12-01至今)。828点与2016年12月初水平相当。
从生意社大宗商品价格指数BPI走势来看,2017年5月份大宗商品市场结束了3、4月份的单边下行态势,先抑后扬,基本呈现“V”型走势,5月上半月市场单边下滑,BPI从836点跌至年内新低824点,下半月市场开始从824点反弹至5月22日的830点,临近月底再度小幅回跌至828点。总体来看,5月大宗商品市场仍是“熊出没”。
生意社总编、中国大宗商品发展研究中心核心专家刘心田指出,虽然目前市场仍处下行通道,但V型走势仍是重要看点和信号。5月14日在北京召开的' 一带一路国际峰会直接影响商品市场随之走高,尤其是一带一路相关度较高的钢铁、建材等板块涨幅明显,5月钢铁板块均涨幅为3.67%,建材涨幅为1.26%。 ' 螺纹钢5月涨幅11.21%,' 线材、冷轧板、中厚板5月涨幅均超过5%;建材的水泥5月涨幅1.44%,玻璃5月涨幅0.56%。不难发现,一带一路在2017进入发力期,大宗商品市场的一带一路效应已见威力。
刘心田认为,5月主要有三种力量影响市场。一是惯性力量。大宗商品市场从2月下旬至今已连续3个多月下跌,3、4月市场出现单边下行,且连续几次出现暴跌,此轮下行势头一时难以收住;二是周期力量。从近5年的BPI走势来看,5月均系“淡季”,BPI均弱势下行;三是爆发力量。5月中旬召开的一带一路国际峰会,具有明显的市场影响力,是低迷市场的一剂强心针。
刘心田强调,当前国内整体经济形势平稳,供给侧改革和一带一路建设均有条不紊的进行,利好实际是刚性的。虽然价格指数一再下行,但并不意味着经济减分。仔细审视不难发现,当前的商品价格下跌更多是在去泡沫,前期涨幅较大的品种近期跌幅也较大即为证明。
刘心田预测,6月份的市场仍有下行整理的空间,但鉴于去泡沫的进度和制造业经济的总体良性环境,下行空间有限,800点或会是上半年市场的坚实“地板”,上半年BPI或在810-820区间收官。大宗商品市场2017年上半年熊市格局已定,下半年市场有望重回牛市。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责任编辑:王雪冰 HF074)想了解更多关于《生意社:大宗商品跌至2016年12月初水平 》的报道,那就扫码下载和讯财经APP阅读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