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18391752892

日本瑞士干预汇市 热钱避险日元瑞郎顺水鱼财经

核心摘要: “这并不意外。日本央行放宽货币政策的举动,向来与政府的经济和财政计划同步配套出台。”野村证券国际全球首席经济学家保罗·谢阿德(Paul Sheard)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日本央行与政府的配套行动立竿见影。当天,兑日元指数从77.11开始快速飙升,上涨逾百点,一度到达当天新高80.24。此前,该指数已跌破77日元。 前日,瑞士国家银行也入市干预瑞士法郎进一步升值。在美元、遭受两大经济体债务问题
外汇期货股票比特币交易

“这并不意外。日本央行放宽货币政策的举动,向来与政府的经济和财政计划同步配套出台。”野村证券国际全球首席经济学家保罗·谢阿德(Paul Sheard)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日本央行与政府的配套行动立竿见影。当天," 美元日元指数从77.11开始快速飙升,上涨逾百点,一度到达当天新高80.24。此前,该指数已跌破77日元

前日,瑞士国家银行也入市干预瑞士法郎进一步升值。在美元、" 欧元遭受两大经济债务问题和实体经济拖累而走低之后," 瑞郎和日元货币的避险功能陡增。

中国" 外汇投资研究院院长谭雅玲(博客,微博)对本报记者表示,日本和" 瑞士央行的措施主要出于稳定" 汇率,防止因迅速升值而可能带来的国内经济问题。但她认为此次汇市的波动对" 人民币而言并没有直接影响。

日本政府、央行干预路径

这是日本在一年时间内第三次干预汇市。前两次分别是今年3月18日和去年9月15日。

谭雅玲表示:“美元日元货币政策的默契是希望日元的贬值能够同时对日元经济美元经济都起到提振的作用。”

有媒体称,交易商透露,日本财务省通过国内外银行美元日元78.35的水平附近买入美元,向汇市注入5000亿日元

日元的紧张态势也让央行坐不住。行长" 白川方明4日天特别发表声明指出:“日本央行强烈期望,日本财务省在汇市采取的行动将能够继续稳定市场。”

央行公告指出,新增加的10万亿日元“资产购买计划”将包括5万亿资金提供操作,其余5万亿将用于继续购买日本国债、国库券、商业票据、公司债券交易交易基金和日本不动产投资" 信托,其中有2万亿用于购买日本国债。该“资产购买计划”预计将于2012年年底前全部完成。

与此同时,央行称在下一次货币政策会议前将继续维持零利率政策,将银行间无担保隔夜拆借利率保持在0-0.1%。

谢阿德表示,日本央行一改相对温和渐进的货币宽松政策,主要是受到日本经济复苏期对日元保持低估的强烈需求。

日本央行明确表示,在评估大量全球经济预期之后,为了保证日本从经济恢复期进入价格稳定的可持续增长期,进一步放宽货币政策是必须的。

汇市短期波动有限影响人民币

无独有偶。8月3日,作为避险天堂的瑞士法郎由于被认为严重高估,而遭到瑞士央行瑞士国家银行的干预。

瑞士国家银行决定,让三个月瑞郎的伦敦同业拆借利率(Libor)目标区间从0.00-0.75%缩窄至0.00-0.25%。同时,在未来数日内,将把目前银行存在央行的300亿瑞郎活期存款增至800亿瑞郎。最终,该行将不再为到期的附买回协议和央行票据续期,并将回购已发行的央行票据。

作为全球避险货币日元与瑞郎,一前一后分别受到政府入市干预,全球政府的货币激进主义似乎抬头。

“由于日本和瑞士又都是出口依赖型国家,货币升值对经济的压力迫使两国采取了各种压低汇率的手段。”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 孙立坚(博客,微博)对本报表示。

孙立坚认为,在短期美欧债务危机无法马上解决的情况下,资本还会自然地流向日本和瑞士,平衡汇率的举措很难长期有效,日元走低最多维持一两天。

受到日本干预汇市的影响,美元全面走升,商品价格则出现持续回落。而" 澳元兑美元日内大跌200余点,下破100日均线支撑水平,最低触及1.0574。

全球汇市的不确定因素因此大大上升。德国商业银行4日的一份报告提醒全球外汇风险升高:该行的全球风险认知指数(ARPI2)和一周前相比上涨了0.9个点位,这表明全球金融市场的不确定性陡然增高。

不过,由于人民币长期面临的升值压力,使得短期内外汇市场波动对其造成的影响有限。谭雅玲认为,美元贬值已经是一个长期的趋势,只是不同时期针对的对象不同,人民币升值也因外资炒作和人民币升值预期被绑架。

“一旦经济波动恢复平稳后,热钱就会更多地从日元瑞郎等避险类货币转移到新兴市场货币上,人民币的升值压力会越来越大,对国内经济也会造成很大压力。”孙立坚表示。

4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4386元,突破1日的6.4399元,创汇改以来新高。

下一篇:

天风证券:淘金5G新基建 智慧路灯有望撬开千亿新市场顺水鱼财经

上一篇:

央行关注信用卡坏账风险顺水鱼财经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