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时间周四上午七时左右,欧盟峰会第二次会议结果终于明朗,峰会后一则声明草案主要内容如下:一是欧洲金融稳定基金(EFSF)扩容至1万亿欧元;二是为希腊提供新一轮资金援助及银行业资产重组,三是创设一种特殊的投资工具来吸引中国、中东等资金参于援救计划。
不过,该声明似乎过度笼统,更多的细节尚待未来协商。
在留下的不确定性中,原本最引发关注的是私人债权人是否同意承担债权的一半损失,但据会后多数消息来看,欧洲一些官员已成功说服了绝大多数私人投资者承担50%的债权减记。
在利好消息推动下,周四欧元由会前低点急速反弹,美元则同步走弱。非美货币中,因风险偏好明显改善,' 澳元等商品币种显著走强,' 英镑则横盘。然而,避险币种的' 日元、' 瑞郎等并未相应走低,反而有所走强,这暗示市场在此事上分歧仍较大。
预计未来欧元涨势较难长久持续,下周投资者可考虑到1.4100的200天均线处做空。
日元不跌反涨
周四中午,' 日本央行一如预期宣布维持零利率不变,并决定通过增购资产来放宽政策,将资产购买规模扩大5万亿日元至20万亿日元。
日元的走强和该国经济指标并无多少关联,更多取决于避险情绪。日本经济情况趋弱整体上折射全球需求的不景气,日元也因此走强。
欧债危机的“解决”是利空于日元的,因市场在这种情况下会更乐于借入日元并买入高收益币种,日本民间资金也更乐于将资产布局在国外。因此,日元在欧债危机似乎解决的背景下的不跌反涨,其实从侧面说明了全球性的经济风险仍在,并不因欧债阶段性成果而有太多改善。
美元下跌大体到位
美元本轮由涨转跌始于本月初,目前已盘跌了17个交易日,从形态上看似乎还有下跌空间,但继续大幅杀跌机会其实有限。
造成美元最后一跌的契机,可能是市场所期望的' 美联储加大量化宽松操作,或者是欧债方面的利好事件。从目前态势看,后一个情况出现的机会有限,前者却有些可能。
这次市场之所以对美联储量化宽松政策推出预期加大,起因于几天前美联储两名成员关于“采取行动支撑楼市”的言论。市场对此相当敏感,便作出些联想,甚至有些过度之嫌。
市场预期美国采取进一步量化宽松政策的另一原因,则是' 加拿大央行周三的一份报告,因在此份报告中,该' target='_blank' >央行先是调降了加拿大三、四季度经济增长预期,同时也声称美国经济或将延续弱势。
周四晚间美国将公布GDP' 数据,如果数据极差,则量化宽松机会就较大,美元短期内下跌趋势或能得以延续;反之,其下跌趋势难以持续。
【稿件声明】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如需转载或了解更多精彩内容,请登录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