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继5日跌停之后,6日,人民币对美元早盘下跌,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小幅高开,受美元买盘积极涌出,人民币盘中多在跌停附近徘徊。早盘尾段,人民币兑美元即期下探至跌停,报6.3651,前一交易日收在6.3641。按与中间价上下千分之五的波动幅度计算,6.3651是周二人民币跌停价。这也是人民币连续第五个交易日触及跌停。
与6日一同出现的相关消息则是外汇占款负增长,' target='_blank' >央行“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中新增的10月数据显示,央行10月累积外汇占款余额为23.29万亿元,比9月余额减少了893.4亿元。这是近8年来,央行外汇占款月度余额首次出现下降,远远超过之前公布的所有金融机构外汇占款下降规模。这意味着央行10月对冲外汇占款向市场投放的货币也减少了893.4亿元,而不是此前业界预测的200多亿元。
对央行外汇占款余额大幅下降的原因,市场人士和学者认为,主要是受人民币贬值预期、欧债危机恶化、中国经济回落风险等因素影响,国际资本流入中国的规模减少,甚至不排除中国境内外汇资产回流美元等安全资产的可能。
一位银行业人士说,央行外汇占款负增长的一个重要原因,即人民币目前具有强烈的贬值预期,市场上抛售人民币的动力在加剧,货币当局为使人民币' 汇率保持基本稳定,可能会在市场上买入人民币,大量投放外汇,从而确保人民币汇率短期内平稳。
对于人民币的贬值以及外汇占款的负增长,国内一家财经资讯公司的首席策略师解释说,近期美国经济各项数据利好不断,同时一直让美国政府头疼的银行信贷也在缓慢解冻,再加上欧债危机恶化后导致的相对位置变化,美元升值当在情理之中。目前来看,美元指数已经从年中74点位置上攻到78,正在接近80点大关,正是美元的强劲上涨带来了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下跌。美元的走高又是因为随着欧债危机的持续发酵,美元日益扮演着避险货币的功能。这些原因引发外资撤离中国市场。
渣打银行经济分析师李炜还认为,今年以来我国经济增速放缓,尤其是出口下滑,顺差收窄,市场判断人民币升值的动力减弱。另外,对中国经济增长前景的悲观情绪上升。再加上对宏观紧缩政策以及地方债、房地产泡沫和地下金融等方面的问题将导致中国经济硬着陆的担心,国际投资者对人民币升值预期发生变化,从而导致对人民币和人民币资产需求的减少。
在香港从事全球宏观对冲基金管理的桑尼表示,央行突然下调存款准备金率以及中国的制造业经理指数PMI意外地跌至50以下,而且幅度较大,这两大突发因素导致人民币“突然贬值”:“对外资来说,可能换成人民币利率会高,但可能同时贬值的幅度也更高,所以他们宁可出走,所以市场利率进一步往上飙。”他说。
而在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 target='_blank' >余永定看来,国际投机资本有意唱衰并“做空”中国。此外,也不能排除国内企业大量汇出人民币助推贬值。
人民币升值趋势不会逆转
自2010年6月19日央行重启汇改以来,人民币兑美元在200多个交易日中,中间价有147个交易日走升,92个交易日走降,升值幅度约7%,单边升值趋势“深入人心”。而此次连续五日跌停,是否意味着升值趋势将发生逆转?
对外经贸大学中国国际货币研究中心主任孙华妤认为,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保持目前的水平就很合适,稍微再贬值一些也很好,有利于我国出口经济。
睿智金融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基金经理张承良博士认为,近期的人民币贬值并不代表人民币升值趋势完全逆转。他一直认为,中国的经济增长,数十年来的财富增加以及科技水平的提升,反映在实际的人民币汇率方面应该要比当前更高一些。
多家券商近期在A股流动性报告中,开始将人民币贬值纳入风险因素。平安证券宏观策略分析师邵青认为,近期人民币升值的一致预期开始受到挑战,单边升值趋势被打破,或将长期影响市场。未来资产证券分析师指出,人民币可能贬值的预期将导致投资流出中国地产市场,楼市“严冬”提前到来。
渣打银行预计,近期到未来三四个月内,随着全球经济放缓,欧债危机持续恶化,市场的避险情绪依然浓厚,美元仍将持续走强。明年一季度,人民币将小幅贬值。全年而言,人民币兑美元仍将升值2%。未来两个季度,全球经济仍难复苏,欧洲经济进入衰退。但到明年二季度末,全球经济有望触底企稳。市场的避险情绪将逐渐减弱。而未来更长时间,即使没有央行干预,人民币升值的趋势也很难发生根本反转。
本报综合
配图: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