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继昨日' 人民币兑' 美元盘中突破6.26关口后,为1994年以来官方牌价最高位,并创下2005年汇改以来新高,而今日人民币再度延续上涨态势。市场分析人士认为,从中国经济本身的状态和预期来看,内生动力存在不足,经济回暖趋势仍然有待观察。这将致使人民币升值的空间有限,未来走势将保持相对稳定。
今年三季度,尤其是7月中下旬以来,人民币即期' 汇率逐步实现从“跌停”到接近“涨停”的逆转。进入10月,人民币即期' 汇价连续走高,中间价连续数日大幅攀升,10月15日美元兑人民币即期汇价再度创出6.2580的汇改新低,为连续第三日刷新这一纪录。10月17日运行于6.25附近。经统计,6月至今人民币兑美元即期汇率累计升值超过2%,延续了去年以来的升值趋势。
内外夹击迫使本币升值
缘何近期人民币节节高升?从外部环境来看,' 美联储9月14日宣布实行QE3,同时维持0—0.25%的超低利率至2015年年中。美国的QE3再次掀起了全球' target='_blank' >央行持续宽松的大潮:9月19日,' 日本央行会议决定增加资产购买规模10万亿' 日元,至80万亿日元;10月5日英国的议息会议保持超0.5%低利率不变;欧央行亦保持0—0.25%的超低利率不变。10月8日,澳大利亚再次意外降息25个基点。加之美国临近大选的政治压力。美国多位著名经济学家与政治人士屡次向' target='_blank' >奥巴马总统施压,要求正式将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并建议美国政府对中国发动货币战争,在远期外汇市场突袭人民币,迫使人民币升值。他们称,人民币币值至少低估了25%-40%,而人民币升值有助于减少中美之间的摩擦。
从内部环境看,相比主要经济体祭出非常规货币政策后,中国央行则频繁采用逆回购方式为市场注入流动性。当外围放水后,人民币成为高息货币,便吸引中国居民及投资者将资金从外币转回人民币。此外,9月出口增长大幅超出市场预期,贸易顺差扩大,也刺激人民币汇价拉升。也有分析认为,18大已经确定11月8日在北京召开,政策风险相比以前大减,令人民币有理由受到追捧。
升值幅度有限
对于人民币未来走势,由于美国经济好转,美元进一步下跌的空间有限,而中国经济内生动力不足,经济回暖仍有待观察,因此人民币未来上涨空间有限。已公布全球各国PMI指数显示,9月份美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读数从8月份的49.6%回升至51.5%,高于市场的平均预期49.7%,扭转了之前连续三个月跌破50%的分界线的趋势,显示美国制造业重新出现扩张。' 欧元区9月制造业PMI为46.1%,环比上升1.0%。虽仍然处于50%以下,但下降速度为6个月最低,表明产出指标下降速度有所缓和和制造业活动可能已经见底。而反观中国PMI指数,也显示经济有所回暖,但结合季节性因素及各项指标,显示回暖力度较弱,去库存尚未结束,经济仍然在寻找向上支撑的动力。
随着汇率大战的博弈,市场分析认为,主要货币竞争性贬值将收窄美元贬值空间,QE3对人民币升值驱动力远不如以往,而且美元基本面好过其他发达经济体,也会对美元汇价形成一定支撑。人民币大幅升值的可能性不大。此外,中国决策者将在意人民币的升幅会否阻碍原本疲弱的出口,因此人民币的走势未来将会持稳,不会再有显著升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