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讯外汇消息 有关' 英国退欧的传言正在困扰着' 英镑,短短七个交易日英镑跌幅达到300点。1月18日,英国首相卡梅伦本应出现在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卡梅伦可能要告诉大家,英国要尝试“改变与' 欧盟的关系”。在演讲接近尾声时,卡梅伦还要吐出英国欲公投退出欧盟的时间表——在5年后的2018年。其实,卡梅伦原本计划在1月22日向欧盟发表他的这份“脱欧声明”,但这一日程安排遭到了' 德国和' 法国的抗议。因为1月22日是德法战后和解条约《爱丽舍条约》签署50周年纪念日。在将日期改为1月21日后,又与' target='_blank' >奥巴马的就职典礼相遇。最终,卡梅伦不得不将演讲日期定为了1月18日。然而,这一切并没有发生,卡梅伦在最后一刻,取消了这次演讲。
在2012年的一项民意调查结果显示,如果英国就是否脱离欧盟举行全民公决,近半数英国民众会投票选择离开。尤戈夫调查公司共计询问1637名英国人,其中49%的英国受访民众说,他们会投票选择脱离欧盟;28%的受访民众选择留下;17%的人表示不确定自己会如何投票。除调查英国民众对欧盟的看法,尤戈夫调查公司同样询问了1018名德国成年人。57%的受访者选择德国留在欧盟;25%投票选择离开;9%表示不确定。戈夫调查公司政治和社会调查部门负责人乔特怀曼说,两国民众的不同选择凸显出英国首相卡梅伦和德国总理' target='_blank' >默克尔在欧盟预算谈判层面面临的挑战。一些欧盟国家先前指责英国在欧盟事务方面采取不合作态度。无论涉及欧盟预算、银行联盟还是财政契约议题,英国与德国的步调始终不一致。
英国对欧盟从来就缺乏热情。五十年前,时任英国首相麦克米伦之所以寻求加入欧盟的前身机构欧洲经济共同体,是因为他认为别无选择:如果英国不能阻止欧洲大陆的一体化,那它就必须加入其中。法国时任总统戴高乐在1963年否决了这一请求。想必现在有很多欧洲大陆人赞同戴高乐的看法:英国无法成为“欧洲俱乐部”的忠实一员。之后的1973年,英国人得知自己的国家加入了欧共体。但事情远没有那么简单。时间一久,欧洲大陆的雄心越来越明显,而曾经在两大党中更亲欧洲的英国保守党也感到越来越不快。英国不加入货币联盟,部分是因为对加入其中的经济意义感到怀疑,但更大的原因是反感政治层面上的意义。怀疑人士指出了这两方面可能受到的影响,事实证明他们的看法是正确的。他们也明白这一点。
英国与欧盟关系不睦由来已久。2012年为阻止欧盟修约以加强财政纪律,伦敦曾动用否决权,最终迫使' 欧元区国家签订政府间的“财政契约”。欧盟峰会通过该契约时,英国还投了反对票。英国又坚决反对德国提出的增加欧盟预算开支建议,并再次动用否决权。英国首相卡梅伦还公开宣称,他对欧洲现状不满意,英国与欧盟的关系“需要改变”。
假设' 欧元区变得更加一体化,而且还成立了在' 欧洲央行监管控制下的银行业联盟。这将对英国产生重大影响。从英国角度来看,最坏的情况是欧元区内部将协商制定金融法规,并在欧盟其他国家推行。在投票方面,英国可能将从此处于劣势。毫无疑问,欧元区将竭力阻止英国推翻它制定的法规。而且,随着欧元区一体化加深,欧元区的“统一战线”或将远超金融法规层面。
当前,英国保守党政府在对欧关系上处境相当尴尬。一方面,国内疑欧情绪因欧债危机而变得越来越强烈。众多保守党议员认为英国为欧盟成员国资格付出了太大代价。一旦举行公投,很可能迫使首相做出脱离欧盟的决定,而这对英国本身的伤害要远超过对欧盟的伤害。另一方面,欧盟在欧债危机的推动下,越来越明显地走上“多速欧洲”的道路,欧元区国家与非欧元区国家的“分裂”已公开化,不想加入欧元区的英国在欧盟事务中被边缘化成了必然趋势。英国尽管一再动用否决权,然而大势已去,难以挽回被动局面。
形势对英国并不有利。在欧债危机演进过程中,英国与' 美国站在一起,对欧元区事务横加干预,招致欧盟其他国家的不满。在此形势下,英国想从欧盟其他国家手中索取更多的利益,恐怕很难。德国联邦议院欧洲委员会主席克里希鲍姆明白无误地说:“英国打算用‘退出欧盟’来换取在某些特殊领域中得到特殊对待,这显然不适合当今形势”。可见,英国既想采取“自外”于欧盟的政策,又想保持自己对欧盟事务的话语权和影响力,将会越来越困难。
作为欧盟的核心成员,德法在英国脱欧议题上的态度已经从过去的迁就变成了现在的厌恶。法国总统' target='_blank' >奥朗德甚至在公开场合把卡梅伦称为了欧洲的“捣蛋者”。德国虽然表现得更为克制,但是对于英国内部关于“疑欧论”调的逐渐高涨,德国官员还是做出了反击。德国议会领袖' target='_blank' >沃尔克·考德尔表示,希望卡梅伦不要用威胁退出欧盟来“讹诈”其他成员国家。德国总理默克尔也表示,她将收回原本支持对欧盟条约进行重大修改的立场。作为唯一一位支持修改协定的欧盟领导人,默克尔态度的改变,正在逐渐关闭卡梅伦与欧盟就协定讨价还价的大门。德国' target='_blank' >财政部长朔伊布勒在出席2013年首次欧元区财长会议时,对英国国内近来再度萌生的退出欧盟的意愿表示了担心。他警告称,一旦英国退出欧盟,其本国经济将会首当其冲受到重创。此前,朔伊布勒已经规劝过英国首相卡梅伦,呼吁其不要在当下这个欧洲经济的多事之秋再挑起更多节外生枝的话题。
当德法以背相对之时,作为英国的传统盟友,美国的态度也发生了转变。一直在私下里对英国的欧盟态度提供意见的美国政府,罕见地将自己的看法摆上了桌面。美国国务院负责欧洲事务的助理国务卿菲利普·戈登明确表示,无论是退出欧盟还是在布鲁塞尔的作用减少,都会给英国带来很大影响。“欧盟作为一个机构与我们的联系不断加深,其在世界事务中的作用不断增长,我们希望英国在这样的欧盟中能发挥重要作用。”戈登说:“出于对美国利益的考虑,我们欢迎一个有英国加入的外向型的欧盟。”
英国经济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出口,而欧盟则是其主要市场。受欧债危机影响,欧元区国家进口需求疲软,加上英镑对欧元升值,各种因素对英国的出口造成了巨大压力。2012年前11个月,英国货物贸易逆差总额达977亿英镑(1英镑约合9.86元' 人民币),比上年同期增加50亿英镑;服务贸易盈余总额为632亿英镑,比上年同期下降74亿英镑。为了扭转贸易下滑势头,英国已经开始寻求欧盟以外的市场扩大出口,以带动经济增长。
从中长期看,英国经济仍面临着多重风险。市场认为英国经济在2012年三季度出现了较快速度的增长,很大程度上是得到了7-8月间伦敦奥运会的拉动。而在奥运效应结束之后,该国经济就势必将结束昙花一现的复苏,陷入所谓的“三重底衰退”。英国与欧洲一体化进程渐行渐远,从拒绝加入欧元区,到拒签财政契约,再到反对征收统一金融交易税,总是扮演“捣蛋鬼”角色,这与英国根深蒂固的“疑欧”传统和特殊的国家利益不无关系。但是,作为一个贸易大国,欧洲经济一体化对英国的好处毋庸置疑,疏远欧盟对英国来说,或许意味着在经济复苏之路上又添荆棘。
【独家稿件声明】凡注明“和讯”来源之作品(文字、图片、图表),未经和讯网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者部分转载。如需转载,请与010-85650688联系;经许可后转载务必请注明出处,并添加源链接,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