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又来了。”信达澳银投资总监曾昭雄微笑走进路演厅。似乎是机缘凑巧,他来中证网做《财经对话》的三次,正好是中国股市1800、2800、3800点的重要关口。
与他齐聚中证网《财经对话》五周年特别节目的还有程国发、陈志民、靳弈、刘明、吕一凡、杨锐、易阳方等基金经理。八位明星基金经理管理的基金业绩出众,受到市场追捧,管理基金规模已超千亿。
在过去的5年中,他们与众多基金经理、券商投研人员、经济学家等共同参与近百期《财经对话》直播节目,在低迷熊市、似火牛年中均给了投资者睿智见解。这一次的重磅碰撞,将给“5.30”后深感困惑的投资者带来什么呢?
挡不住的牛市
令人欣喜,他们对于未来市场的判断,洋溢着乐观自信:在中国经济持续繁荣的依托下,中国证券市场繁荣稳定,牛市势不可挡。
“奥运会对股市作用与流动性、人民币升值一样是锦上添花,决定因素还是上市公司业绩的大幅增长。”大成基金刘明神态坚定。在他眼里,2006年上市公司业绩增速40%,今年70%,这两个数据拿出来放在全球任何一个股市,都必涨无疑。他的观点得到了座谈嘉宾的赞同,博时基金杨锐频频点头,“怎么才能给到40倍的估值?就是要持续稳定的业绩增长。”
黄金时代与人口红利密切相关。“升值导致流动性过剩并不是指数上升的原因,可能只是一个导火索,原因还是人口结构。”杨锐这样评述。
诱人的人口红利还能持续多久?保守估计还有十年左右,似乎成了嘉宾的共识。易方达基金陈志民解释说,亚洲“四小龙”经验显示25-30年是一个国家人口红利的极限周期,套用这个数据,从1990年开始全国性改革开放算起,中国人口红利至少还有10―15年,但在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前提下,全世界都没有数据和模型来说明这个问题。
近期对市场形成“合围”的QDII、特别国债、加息,并没有动摇基金经理看多市场的信心。南方基金吕一凡说,特别国债发行并不单纯针对股市,而是针对整个中国经济,从资金层面来说它对经济而言仅仅是降低流动性的措施,“失血”谈不上,也看不出会对A股有明显“抽血”。
纷纷扰扰的QDII呢?国投瑞银靳弈赞同QDII是明智之举,一方面缓解外汇储备迅速增加、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另一方面也能帮助提高估值合理性。但短期来说,国内对国外的' 股票 价值了解并不够,短期内把很多资金投到海外缺乏基础,其次人民币升值预期强、速度快,把钱拿出去面临着人民币升值对资本回报打折扣的风险。
市场一度担心下半年会针对经济过热连续不断加息,招商基金程国发表示,这种可能性很小,我国宏观经济还没有到持续加息的那一步,下半年国家在宏观经济方面还是微调,既然是微调,经济向好的趋势就不会发生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