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讯 (记者马翠莲)夯实风险管理基础,支持实体经济发展。2014年,上海银监局与时俱进,引导上海辖内财务公司从单一存贷服务向为综合金融服务转型,在严守风险底线的基础上支持企业转型发展、节约融资成本、支持实体经济。截至2014年末,上海辖内共有财务公司18家,所属企业集团涵盖传统的能源、汽车、航运、机械制造业、化工、食品以及新兴高科技产业等,涉及上海经济发展的多个支柱产业,辖内财务公司资产总额2984亿元、贷款余额1207亿元、利润50亿元、不良率0.09%。
去年以来,上海辖内财务公司以严守风险底线为基本,夯实风险管理基础。首先,注重创新风险管理技术,提升风险管理效率。例如,上汽财务为解决汽车个人消费信贷中汽车合格证的管理问题,自主开发了合格证保管箱技术,利用RFID射频技术,有效杜绝了贷款未还清但合格证已被提前取用的问题。
其次,注重创新风险管理手段,提升风险管理的成效。例如,浦发财务自主制订了《浦发集团财务公司内控手册》,手册的运用使公司不但在业务操作、风险管理上有章可依,也为公司的内审提供了依据和范本。
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上海辖内财务公司在工作中不断提升自我业务能力,积极适应集团转型发展需要。如,借助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机遇,积极拓展自身业务广度。2014年,电气财务和申能财务两家公司迁址至自贸试验区,成为首批入驻上海自贸试验区的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申能财务在11月末通过经常项下的集中收付业务,为集团企业降低融资成本100个基点。电气财务在12月末开展了跨境人民币借款向区内企业放款业务,降低集团成员单位的综合资金成本240个基点。上述业务均是' 自贸区内财务公司的首笔同类业务。
上海辖内财务公司还积极抓紧产业链金融机遇,拉伸自身业务长度。2014年,上汽财务作为全国试点产业链金融的5家财务公司之一,通过向上游供应商提供相关金融服务,有效支持了集团产业的发展。
此外,根据集团实际,上海辖内财务公司深入挖掘自身业务深度。2014年,中船财务和申能财务两家机构获得了外汇衍生产品业务资格,逐步从传统金融服务机构向提供外汇风险管理等综合化金融服务的机构转变,在挖掘自身业务深度的同时,也更好地服务了集团全球化发展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