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据8月上半月统计数据显示,基金当前开户数已超过A股约33%。新股民开户数持续在十几万,基金日开户数已快速增长超过20万。储户转基民,股民转基民的大情势之下,7、8月新基金发行与持续营销共计带来3000亿左右的资金量,推动着又一波主升浪,基金成为更多普通投资人的投资首选。
然而,在这样的背景下,基民也似乎也在传递出一些非理性投资信号:偏爱1元左右低净值基金、偏爱' 股票 型基金、偏爱频繁转换基金追逐最高收益。
攻略一: 立足自身实际,树立正确投资理念 参考年龄投资法
投资,首先要立足自身情况,明确自己的投资目标、收益预期及风险承受能力。
可以根据自己的生命周期、家庭经济状况及开销计划等设定相应的理财规划。从风险与收益相匹配的角度上讲,基金(混合型及股票 型)与优质股票 是位于风险曲线中度的投资产品,而债券型及货币型基金则风险较低。
可以假想当市场出现大幅波动,自己的基金连续跌破面值是否有相应的风险承受能力?
具体应该投资多少在基金上?对此,美国流行一种年龄投资法可以借鉴,即用100减去自己的年龄即是可投资于股票 、基金的资产比例。如您当前是35岁,即可以将自己65%的资产投资于股票 及基金这些较高投资风险与收益的品种。
攻略二: 建立投资组合, 避免单一投资于股票 型基金 长期持有 冲淡风险
股票 型基金是将基金资产60%以上投资于股票 的投资产品,其最高股票 仓位可以达到95%,因此具有高风险、高收益的特征。
在现实投资生活中,很多投资者并没有真正认识到基金的投资风险,一味追求股票 型,其实是投资的一种误区。让我们来看一看历史上基金的净值表现。(见表一)
因此,我们建议基金投资的首要理念便是:长期持有优质基金,用时间来冲淡风险。
同时,倡导投资人用组合投资来代替产品投资,将股票 型基金与混合型基金、债券型基金及货币市场基金做组合配置。
因为债券型基金是将基金资产80%以上投资于债券,相对而言有更稳定的业绩表现。货币市场基金完全投资于货币市场,几乎没有投资风险。具体到投资组合,对于普通投资人,可以借鉴以下投资组合形式。(见表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