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acebook最近宣布,公司将彻底改变社交媒体战略——“由城市的数字广场,变成家庭的数字客厅”,盈利方式也将逐渐放弃侵犯用户隐私的广告模式。美国《财富》杂志网站近日发表文章讲述Facebook这一“大转向”背后的故事——Facebook是如何在保护自己的核心业务的同时,与谷歌等竞争对手以及伊丽莎白·沃伦(Elizabeth Warren)等议员对抗的。 以下为文章主要内容: 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想要聊聊Facebook的改变。 2月初,这位34岁的Facebook CEO坐在公司玻璃会议室中的沙发上。这里是Facebook最新的大厦,设计师是弗兰克·格里(Frank Gehry),这座大厦有着3.6英亩的屋顶花园,以及40英尺高的红杉。扎克伯格总结了Facebook未来的转变,他说到:“我们正在关注4个主要的领域。”在过去的两年之中,Facebook面临公众强烈指责,而他们要做出的变化,正是这些指责的核心。扎克伯格表示,改变的其中一个部分,就是“内容监管,我们要做好自由表达和安全之间的平衡。”改变的第二个部分,则是“数据隐私,在一个所有人都在分享大量信息的世界中,我们可以用那些正确的方式去保护这些信息,并且给人们提供控制权。”扎克伯格最后两个改变的核心,是“数字健康”,他希望解决设备数量激增和屏幕使用时间过长的问题;以及“选举公正性和避免选举过程被干扰。” 此前,由于Facebook给社会带来了一些伤害,扎克伯格也踏上了漫长的道歉之旅。在危机爆发之前,扎克伯格和他的公司建立了一个平台,让新老朋友实现了线上连接,在这个过程中他也一度建立起了一个价值5000亿美元线上帝国。然而不久之后,他们发现自己也成为了争议的中心,他们的平台上开始出现各种问题,从仇恨言论,到数据入侵。扎克伯格希望向公众证明,他已经注意到了这些问题。他表示,Facebook未来为了找到出路,将会迎来巨大的改变。 一个月之后,扎克伯格开始准备自己的发言,这位科技大佬开始寻求一个机会,将自己的计划告知全世界。三月初,Facebook发表了一篇重要的博客,在这篇文章中,扎克伯格宣布他们的公司将会开始打造全新的“隐私友好消息产品”,Facebook的定位也将会出现改变,从此前的“数字世界中的广场”变成“数字世界中的客厅”。 扎克伯格说到:“人们应该拥有简单、亲密的地方,他们在这里能够明确地控制谁可以与他们进行交流,而且有信心他们所分享的东西不会被任何第三方所获取。”换句话说,用户需要一个和原来的Facebook完全不同的网络空间。 对于Facebook来说,改变是一个复杂的话题。从一方面来看,毫无疑问,他们为了解决自己的问题而做了许多的工作,例如雇佣数万名员工来对内容进行监管。然而从另一个方面来看,在可预见的未来之中,Facebook与过去10年相比不会有本质上的变化:在过去10年中,Facebook一直都是一个发布平台,他们收集平台上23亿用户的数据,然后用这些数据销售广告。去年,Facebook的广告营收达到了创纪录的560亿美元。Facebook可能会出现一些变化,但是在找到可以替代当前核心业务的新业务之前,他们不会出现本质上的变化。过于激进的改变可能会给他们带来灭顶之灾。 Facebook对于其核心业务的挣扎,也比大部分人想的更有压力,而且这种挣扎不仅仅是更严苛的监管环境和更激烈的竞争所造成的。Facebook的核心业务的增长最近两年来严重放缓。其旗舰产品,也就是广为人知的Facebook Blue(译者注:指Facebook主App),正在逐渐失去用户的喜爱,尤其是年轻用户。他们在发达市场用户的增长速度出现了明显放缓,而这些市场是该公司最主要的收入来源。当然,Facebook在2018年的营收增长依然达到了37%,对于规模如此之大的一家企业来说,这样的增长幅度已经足够好。但是通过对比我们就会发现,该公司的营收增长近两年来一直在走低,2016和2017年他们的营收增长幅度分别为54%和47%。S P Global预计,未来两年中Facebook的营收增长还将进一步下降,今年他们的营收增长幅度将会为23%,2020年则将是21%。 扎克伯格没有直接谈到Facebook的营收增长放缓迹象,他只是表示,该公司将会同时走两条道路,其一就是维持Facebook当前的产品,同时他们将会通过支付和电商等服务寻求新的营收方式。 他说到:“我们正在努力打造每个人都能使用的服务。实现这一目的最好的方式,就是让这些服务的价格维持在很低的水平,理想情况下是将其做成免费服务,然后通过广告来实现营收。”通过广告获得营收,Facebook此前就是这样做的。在被问到隐私和小规模群组通信如何能够带来营收的时候,扎克伯格闭口不言。他拒绝详细对此进行说明可能有两个原因:第一,他还不知道如何实现营收;第二,他还没有做好公布自己计划的准备。他表示:“用户希望,而且也有权利得知自己的信息会被如何使用,并且能够控制自己的信息。我们需要做到这一点。” 自我监管与市场增长 “这两张图片中,哪个是西蓝花,哪个是大麻?” Facebook公司CTO迈克·斯科罗普夫(Mike Schroepfer)指着电脑上的两张图片,问了我上面这个问题。这个问题不太好回答,两张图片看上去很相似,都有着绿色的叶子和相似的纹理。最后,我只能靠猜测给出了答案:“左边的那张是大麻。”斯科罗普夫赞许地点了点头。 斯科罗普夫想要通过这个方式向我展示他们如何使用科技,尤其是人工智能,来清理平台上的不良内容。斯科罗普夫表示,人工智能的准确率比人类要高得多。他表示,在辨别上面两张图像的测试中,Facebook的人工智能系统的准确率为93.77%,而人类的准确率则只有88.39%。而且,人工智能相比人类还有一个明显的优势:速度。他说到:“你用了1秒多的时间才做出判断。而人工智能只需要几百分之一毫秒,也就是一天能做数十亿次判断。” 尽管如此,人类员工依然是Facebook进行内容监管的重要手段之一。从2017年到现在,Facebook内容审核人员的数量翻了三倍,从2017年的1万人提升到了现在的3万人。另外,该公司的高层也开始寻求相关的专家,对用户所看到的内容进行管理。该公司前法律副总顾问莫莉·卡特勒(Molly Cutler)目前正在负责带领一个“战略响应”团队,该团队每周都会与Facebook COO雪莉·桑德伯格(Sheryl Sandberg)一起召开会议。该公司公众接触工作负责人萨米德·查克拉巴蒂(Samidh Chakrabarti)当前的工作重点也发生了改变,他开始专注于投票人注册工作,防止选举受到干扰。Facebook还对此前独立的安全工程师进行了重新分配,将他们安排到每一个产品开发团队之中。 尽管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措施,然而其目的终究是对其业务进行改进,而不是进行彻底的改变。Loup Ventures著名分析师吉恩·蒙斯特(Gene Munster)表示,从平台上移除恐怖主义宣传内容是一个让大众感到非常满意的事情,他说到:“Facebook开始谈论这个问题,原因是这些问题都是可以解决的。” 事实上,Facebook认为,他们除了不小心让自己的平台上出现了不好的内容之外,自己并没有什么需要解决的问题。他们认为,如果他们的广告模式能够更好地被大众所理解,那么大众对他们的质疑自然就会消散。桑德伯格表示:“这是我们业务的核心。”她指出Facebook有三个神圣的东西:用户数据、广告支付和免费内容。在这三件东西中,他们的广告业务是最难解释的。 桑德伯格与扎克伯格在同一个大厦内办公,她的会议室有个名字:“只要好新闻(only Good News)”。这个名字有着双重的意义,第一她可能是希望投资人传来的只有好消息;其次,这也可能是Facebook的一个目标,让自己的平台上只有好新闻。一直以来,她与扎克伯格都在极力否认Facebook会将用户的数据“出售”给广告商。Facebook的做法,是对用户的数据进行匿名使用,从而用这些数据吸引广告,获得营收。桑德伯格说到:“真正的内在业务模式非常坚固,它也比其它模式要好很多。”另外,在Facebook看来,他们的业务模式也是一种双赢:“广告要比收取订阅费要好的多,因为只有富裕的人才能负担得起订阅费。如果收费的话,你根本无法获得27亿用户。对很多使用我们服务的人来说,即使1美元的费用也超越了他们的负担能力。” 无论大众是否有能力使用付费线上服务,Facebook都毫无疑问的正在面对富裕/贫穷世界之间的矛盾。欠发达市场是该公司用户增长的主阵地,而发达市场则是Facebook营收的主要来源。去年,Facebook用户总数提升了9%,其中绝大部分都来自非成熟市场。同时该公司表示,在美国和加拿大市场,每个用户每个季度能够他们带来35美元的收入,达到了亚太地区的10倍以上。因此至少从财政的角度来看,他们的用户增长来自错误的地区。今年1月,Facebook在其10-K年度报告中指出:“我们预计,未来用户的增长将主要来自平均每个用户营收相对较低的地区。”桑德伯格声称自己对这个趋势并不关注,她说到:“我们不会因为货币化机会而对来自不同国家的用户采取不同的态度,我们希望每一个人都能够实现互联。”

【本文为合作媒体授权投资界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投资界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及原出处获得授权。有任何疑问都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