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环球外汇10月17日讯三十年前的今天,香港联系" 汇率制度诞生。香港金融管理局(HKMA)一直声称,联系汇率制度是维持香港货币金融体系稳定的基石,多年来帮助香港渡过了一次又一次的震荡和危机。
不过,虽然港元与" 美元挂钩带来了许多好处,但是也日益遭到批评,因为它迫使香港的货币政策与" 美国的货币政策联动,使得该城市近年来一直保持超低利率,导致了房地产价格的飙升。
同时,中国大陆" 人民币汇率的日益走强和自由化也导致许多人呼吁港元改与人民币挂钩。
前香港金融管理局总裁" 任志刚去年建议,香港政府应重新评估联系汇率制度,考虑让港元转与一篮子货币挂钩或完全自由浮动等方案。任志刚曾在三十年前帮助建立了联系汇率制度,上述表态实属罕见。
同时,主要本土银行家之一、东亚银行(Bank of East Asia)主席" 李国宝近来也在当地媒体上公开表示,香港是时候重新审议联系汇率制度了。
然而,过去三十年该汇率制度为这座城市作出了很大的贡献。1983年的夏天,市场对港元严重缺乏信心,因在中国和" 英国就这个当时还是英国殖民地的城市举行了数轮谈判之后,投资者越来越为香港的未来感到焦虑。
在当时的浮动汇率制度下,港元迅速贬值,在9月份的两天之内累计下跌了13%,触及了1美元兑9.60港元的历史低点。由于担心港元进一步贬值,焦虑不安的香港居民在超市外排起了长队,并将超市的杂货和食品抢购一空。
为了稳定港元,香港政府在1983年决定将美元/港元汇率固定在7.80港元,从当年10月17日开始生效。港元与美元的这场联姻帮助香港这个金融城市安然渡过了一次又一次的危机。
但是,由于最近几年美元一直低迷,很多人认为,联系汇率制度也输入了通货膨胀,并推高了香港的资产价格,因此给香港带来了诸多问题。
人民币的不断升值也促使一些人要求港元改与人民币挂钩。据国际清算银行(BIS)的" 数据显示,人民币跻身十大交投最活跃的国际货币行列,其成交额首次超过港元。中国目前也正试图在长期由美元和" 欧元主导的市场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
香港金管局总裁" 陈德霖周一(10月14日)在该局网站上重申,在人民币未能完全自由兑换和内地资本帐户未完全开放的情况下,考虑将其作为港元的“锚”货币是言之尚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