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18391752892

监管节奏并未放缓 银行理财监管迎来“穿透式”升级顺水鱼财经

核心摘要:随着穿透式监管逐步推进,底层资产和违规加杠杆行为将无处藏身。 据21世纪经济报道,理财登记托管中心有限公司已于日前下发通知,要求进一步规范银行的穿透登记工作,要求理财资金购买各类资管计划、与其他金融机构签订委托投资协议方式投资的情况,必须通过理财登记系统对底层基础资产或负债进行登记。 报道援引东北地区一家股份行金融市场部人士称,“无论是通道业务、还是委外业务,底层资产将进一步被监管层的穿透式严管所强调和覆盖。” <
外汇期货股票比特币交易随着穿透式监管逐步推进,底层资产和违规加杠杆行为将无处藏身。

据21世纪经济报道," 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有限公司已于日前下发通知,要求进一步规范银行" 理财产品的穿透登记工作,要求" 银行理财资金购买各类资管计划、与其他金融机构签订委托投资协议方式投资的情况,必须通过理财登记系统对底层基础资产或负债进行登记。

报道援引东北地区一家股份行金融市场部人士称,“无论是通道业务、还是委外业务,底层资产将进一步被监管层的穿透式严管所强调和覆盖。”

分析认为,监管要求落地后,最受伤的将是集合类资管产品和违规加杠杆的行为,且尽管市场迎来调整,监管节奏并未放缓。

" 华创证券屈庆、吉灵浩解读称,从监管条文的细节看,穿透性、完备性和时效性最值得引起重视:

一是对于银行理财投资特殊目的载体的底层披露要求进行了明确,要求先登记理财投资的各类资产管理计划和协议委外信息,再披露底层资产和负债信息,即执行“多层嵌套、分层登记”的要求,对于过去希望通过资管产品嵌套来规避监管的行为进行约束;

二是要求银行每周登记资管计划和协议委外的底层资产情况,进行动态跟踪,相比此前非现场检查报表的时间要求更加严格;

三是投资集合资管计划必须披露完整的底层基础资产,不得少登或按照理财资金投资比例拆分登记,过去通过集合产品隐藏风险资产或非标资产的操作将被限制。

华创屈庆、吉灵浩进一步指出,上述监管要求落地后,最受伤的将是集合类资管产品和违规加杠杆的行为:

过去集合产品一般采取资金池的运作模式,期限错配、成本估值,且对于底层资产披露要求也不严格,成为很多银行理财资金偏好的投资品种。

在新的登记规则下,集合资产产品难以做到每周、完整披露资产清单,就回面临银行赎回压力,叠加近期证监系统检查集合产品的遗留问题,未来集合赎回压力需要密切关注。

此外,穿透登记有助于监管直接将理财的负债和资产进行匹配,过去通过多层嵌套违规加杠杆和其他监管套利的行为都将受到冲击。而且一旦穿透管理,底层资产可能很难满足本行投资范围的要求,进而整体降低理财资金对中低评级信用债的需求。

在上周国内金融市场屡现“杀跌”行情,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央行、银监会和新华社出面“按摩”市场情绪后,本周一中国金融市场迎来“开门红”。但在华创屈庆、吉灵浩看来,尽管如此,监管诉求不变,监管的节奏也不会放缓:

上周五银监会召开通气会作出了相对温和的表态,对前一阶段过度紧张的市场情绪进行按摩,但在实际操作中并没有放慢监管的节奏。尽管有关理财产品穿透监管的政策要求过去已经提出过,但是新的细则落地速度之快还是超出市场预期,且就在银监会通气会之后。

可见监管一方面在市场情绪上进行疏导,为后续监管操作预留空间;另一方面在实际操作中依然按照既定节奏和目标推进实施。

从周一银监会披露的2017年立法工作计划通知可以看到,今年拟完成46项立法项目,远高于去年35项的目标。因此,尽管各部委在监管节奏上可能会相互协调,避免引发市场的过度反应,但是在金融杠杆的目标落实之前,监管政策还会陆续落地,业务调整也才刚进入实质推进阶段。近期应密切关注银行同业业务收缩、集合产品赎回和银行同业存单发行变化的实际情况。 (责任编辑:赵然 HZ002)
和讯网今天刊登了《监管节奏并未放缓 银行理财监管迎来“穿透式”升级 》一文,关于此事的更多报道,请在和讯财经客户端上阅读。
下一篇:

天风证券:淘金5G新基建 智慧路灯有望撬开千亿新市场顺水鱼财经

上一篇:

沙特等四国与卡塔尔断交 布油反弹至50美元上方顺水鱼财经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