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你现在直接到拆借市场融美元,特别是1个月以上的,银行都不会借给你。"3月4日,一位外资法人银行资金交易主管告诉本报记者。
而可以变相融入美元的另一个重要渠道——在银行间外汇市场上进行外汇掉期业务的美元实际利率,眼下的飙涨也显得十分异常。
3月7日收盘时,1年期美元利率已经超越13%,实际成交价格可能更高。而境外市场1年期美元利率一直徘徊在3%的下方。
更让人吃惊的是,曾经依靠掉期业务拆出美元从而低成本融取人民币、同时获取高额利差的外资行(详见本报3月5日第11版 解密人民币外汇掉期套利路径 外资行或成最大受益者 ),目前却开始减少这种套利业务。
"因为大家都不愿借出所剩无几的美金了。"3月7日下午,上海某外资行资金部交易员告诉记者。
自2007年第二季度开始引起市场关注的美元紧缺现象日益严重,近期的利率急剧上涨表明国内"美元荒"已到达一个敏感时刻。
更令人担忧的是,在人民币升值预期的主导下,境内商业银行普遍存在外汇资产负债期限错配的现象,一些中资银行手中还握有大量的短美金头寸,外资银行也概莫能外。市场的不确定性令中外资银行在规避了汇率风险的同时,又迎来了利率风险和流动性风险。
1'>2'>3'>4'>下一页 (责任编辑:栾慎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