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18391752892

厉以宁为何要炮轰城乡二元体制顺水鱼财经

核心摘要: 按照厉以宁先生的看法,中国改革开放到现在为止,最大一个没改的问题就是城乡的关系。他说,计划经济体制有两大支柱,分别是国有企业体制和城乡二元体制。在他看来,国有企业在30年的时间里改得相当好,但城乡二元体制基本上是没改,没触动。关于国有企业是否如厉以宁所说“改的相当好”,我们暂且不论。但是,城乡关系中的“城乡二元体制”确实没有触动。 那么,什么是城乡二元体制呢?就是从计划经济时期一直到今天还没有根本改变的城乡分割状况,包括:城乡两种政策、户口一分
外汇期货股票比特币交易
按照厉以宁先生的看法,中国改革开放到现在为止,最大一个没改的问题就是城乡的关系。他说,计划经济体制有两大支柱,分别是国有企业体制和城乡二元体制。在他看来,国有企业在30年的时间里改得相当好,但城乡二元体制基本上是没改,没触动。关于国有企业是否如厉以宁所说“改的相当好”,我们暂且不论。但是,城乡关系中的“城乡二元体制”确实没有触动。

那么,什么是城乡二元体制呢?就是从计划经济时期一直到今天还没有根本改变的城乡分割状况,包括:城乡两种政策、户口一分为二、生产要素流动阻滞、农民地位长期低下等一种极为不平等的现象。具体表现在:农民只能面朝黄土背朝天,而城市却可以享受国家的各种补贴待遇;在就业、教育、社会保障等方面实行两种政策,农村由农民自己解决,城市由国家安排负责,比如:同样是义务教育,城里由国家负担,教师工资也是国家财政经费给的。但在以前,农民的子女受义务教育,校舍是自己建的,教员也只能是民办教师、代课教师,工资是农民自己发的。农民进城找工作,外出务工证、暂住证等必须齐备,否则就成了三无人员,要被遣送回乡。特别令人可恨、不能容忍的是,上个世纪的一个时期当城市居民享受着每度0.25元的民用电价时,农村农民却要付出每度0.5元以上的电价,高出城市一倍。这简直是最令人痛恨的混帐政策。后来,朱鎔基总理下决心进行农村电网改造后,才实现同网同价。

城乡二元体制产生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的计划经济时期,在那个时期有其存在的必要:当时,我国经济极度落实,农村人口占比达到98%以上,是彻头彻尾的农业国。在那种情况下,仅从就业上说,国家也只能负担极少的城市劳动力,根本负担不起大量的农村劳动力进城就业。改革开放后,农业生产力得到了大释放、大解放,随之出现了农村大量过剩劳动力。我国工商业迅速崛起,发展迅速,给农村大量的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广阔空间。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发展极为不平衡,对劳动力需求大的东部沿海反而劳动力比较少,而劳动力富裕的中西部对其需求反而不足。这种农村富裕劳动力向城市、东部沿海地区流动的现实和内在需求,就要求必须改革现在的城乡二元体制。否则,这种生产关系必然要阻遏生产力的发展。就像厉以宁所说,每年过春节都有两亿人左右坐火车流动,就是城乡二元体制种下的“恶果”。“为什么进城那么多年了,还要回农村去过年?”因为家属、孩子都还留在农村。攻克计划经济时期最后一个堡垒—城乡二元体制已经非常迫切了。但是,必须采取循序渐进、面对现实的办法。毕竟当前城市压力也越来越大,包括就业、教育、社会保障等。现实的做法是,对于当前进城或者即将进城务工的农民工应该取消一切障碍,外出务工证、暂住证、计划生育证、劳务证等要全部取消。为了便于管理,可以规定进城人员工作一定时间后,要持本人身份证到所到地户籍管理部门进行登记,手续要简便,不能收任何费用。

其次,取消一切经济方面上的城乡两种政策,继续加大财政资金对农村公益事业、社会保障、文化教育、医疗卫生、交通水利等方面的投入,实行优惠政策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农村兴办企业,使农村面貌、农民收入有一个大的改变和增加。农村面貌改变了,农民收入大幅增加了,加上农村清新的空气、洁净的水质等良好环境,到时农民还不一定想进城呢。

再次,大力推进农村城镇化进程。中国人口多,农业人口比重大的现实决定了不可能都到大城市居住,通过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就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是比较现实的出路。

最后,在沿海以及内地发达地区,积极探索、试点彻底消除城乡二元体制的路子。最终实现一张居民身份证走遍天下,一张居民身份证享受的所有待遇一律平等的目标。
(责任编辑:和讯网站)
下一篇:

天风证券:淘金5G新基建 智慧路灯有望撬开千亿新市场顺水鱼财经

上一篇:

BDI持续震荡下跌 2018年干散货运输仍处恢复调整期顺水鱼财经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