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18391752892

银行理财产品零收益:无能还是无奈?顺水鱼财经

核心摘要: 继浦发一款到期收益为零被媒体曝光后,2008年以来,(,)、深发展、东亚银行、渣打银行、平安银行和接连出现了产品零收益乃至负收益的情况。理财产品购买者对此极度不满,零收益危机持续扩大。相关业内人士表示,目前问题只是刚刚浮出水面,下面还隐藏着巨大的“冰山”。 在股市萎靡不振,业狂缩水的情况下,银行理财产品却成为众矢之的。零收益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这场对于理财产品的声讨将给银行业带来什么影响?银行是替
外汇期货股票比特币交易

继浦发" 银行一款" 理财产品到期收益为零被媒体曝光后,2008年以来," 民生银行(" 600016行情," 股吧)、深发展、东亚银行、渣打银行、平安银行和" 中国银行接连出现了" 理财产品零收益乃至负收益的情况。理财产品购买者对此极度不满,零收益危机持续扩大。相关业内人士表示,目前问题只是刚刚浮出水面,下面还隐藏着巨大的“冰山”。

在股市萎靡不振," 基金业" 净值狂缩水的情况下,银行理财产品却成为众矢之的。零收益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这场对于理财产品的声讨将给银行业带来什么影响?银行是替罪羊,还是能力不足?理财产品未来是否会陷入无米之炊的境地?……

带着种种疑问,《当代金融家》记者走访了业界相关人士,希望从客观的角度,理性分析银行理财产品零收益现象。

生不逢时

银行理财产品一向被大家认为是值得信任、安全保本的,但没想到在近期,却遭遇到一股零收益风暴。当" 浦发银行(" 600000行情," 股吧)的一款结构性产品不幸被发现“零收益”之后,铺天盖地的质疑随之而至。

目前受到指责的“问题”银行理财产品“重灾区”是中小规模的银行,如浦发、深发展、中信、民生、平安等。为人诟病的核心,是其销售的理财产品收益不高。中国社科院最近发布的《2008年银行理财产品评价报告》指出,花旗、渣打、东亚、华侨等外资银行的产品,也出现了低收益、“零收益”现象。

中信建投证券公司机构销售交易部负责人董晨表示,银行理财产品是介于储蓄和证券投资之间的中间投资品种,应该兼顾安全性和收益性。在中国金融产品还不丰富的条件下,银行理财产品以前基本只投资于固定收益产品;近两年来随着股市的火爆,很多银行开始倾向于追求高收益,投向与" 股票 有关的领域。

金融产品一旦追求高收益,就意味着风险相应增加。董晨指出,银行理财产品无论是与期权挂钩,还是与一揽子股票 挂钩,最终取决于市场是否向好。而只有那些市场低迷时候的进入者,才会真正赚得钵满盆满;" 行情已然到了高潮再进来,高收益的概率就比较小了。在当前这一轮行情里,从时间上看银行理财产品还是起步晚了。“比如2007年9至10月份,无论香" 港股票 市场还是国内股票 市场,都开始出现下滑,风险自然加大,此时,高收益不仅难以获得,甚至连本金都难以保住。”

" 中国银行(" 601988行情," 股吧)资深财富管理专家" 黄金老博士也表示,理财产品零收益甚至负收益,主要原因还在于去年10月以来国内外资本市场的持续低迷。而美元的大幅度降息,也使与利率挂钩的外币理财产品措手不及。

国内银行理财产品这一概念2004年才刚被众人了解,2005年开始起步。而 2007年终于想一展身手了,却遇到了全球弱市。

“所以说理财产品可谓是生不逢时。”


" 第二届外资银行高峰论坛
 由和讯网主办的第二届外资银行高峰论坛于2月26日在上海隆重召开...
" 聚焦2007上市银行年报
 2月27日晚间10点整,原定3月8日发布的首家上市银行年报提前出炉。...
下一篇:

天风证券:淘金5G新基建 智慧路灯有望撬开千亿新市场顺水鱼财经

上一篇:

油价调整最新消息顺水鱼财经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