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本高高在上的银行,如今已“放下架子”,通过电话销售银行是挑起这场“运动”的“出头鸟”,不过一些受访者对这一销售方式表示了质疑。
多家银行引入电话销售
“我是荷兰银行的' 理财顾问……最近我们推出了一款年收益率7%的美元结构性存款……”下班的路上张女士接到了这样的电话。当张女士表示对美元产品不感兴趣时,该销售人员立即介绍了另一款澳元结构性存款。理财顾问表示,荷兰银行网站上并没有该款产品的介绍,如果张女士感兴趣,可以到银行网点面谈。该理财顾问还细心地用短信告知了其联系电话和办公地址。
无独有偶,北京的彭先生不久前接到了渣打银行的业务员推介“现贷派”的电话。只要是月收入3000元以上,就可以申请该行的“现贷派”个人无抵押贷款。根据贷款者的资金用途以及个人资质,渣打将提供从8000元至20万元的贷款金额。一般贷款的额度为工资的6倍,贷款利率7.9%至9.9%。另外每月收取千分之五的手续费。贷款期限短则6个月,最长可达4年。
“深圳发展银行金抵利理财产品开通理财账户4万元即得10克纯金条,欲购从速……”这样的广告短信也在一天深夜显示在了记者的手机上。
不仅如此,还有商业银行通过与' 保险公司签订保险合作协议,采取电话营销方式,代理保险公司对该行
正处在“零收益”风口浪尖的银行理财产品本已是大众关注的焦点。电话营销又使其多了一个话题。
1'>2'>下一页
银行高峰论坛
由和讯网主办的第二届外资银行高峰论坛于2月26日在上海隆重召开...
上市银行年报
2月27日晚间10点整,原定3月8日发布的首家上市银行年报提前出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