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笔者在半个月前曾提到,从比价效应看,大盘股与小盘股的估值差距已经非常大,目前的这样状况不能长期维持,要么是大盘股的估值被小盘股带上去,要么是小盘股的估值被大盘股带下来。从最近两周的表现,由于资金流入不明显,大盘股的估值没有出现大的提升,那么小盘股可能面临比较大的风险。昨天上证指数微涨25.69点,小盘股板块上涨11.79点。
从市场表现看,最近两周小盘股的表现远远落后于大盘股,部分小盘股已经出现连续下跌后的破位迹象。当前市场呈现明显的散户主导的特征,其特点主要表现在如下两点。
一是技术分析(尤其是均线系统)作用比较明显,往往是价格一碰到均线系统就转向。技术分析主要是投资心理表现出来的行为汇总,只有大量散户交易时才表现出来,而机构主要根据基本面决策,这就是为什么前3个月技术分析基本失效的原因,那时候是机构主导市场,最近' 基金被要求“稳定大盘”,基本放弃了交易。
二是热点转换频繁没有持续性。机构看中的东西一般都有基本面支撑,能持续一段时间,散户更多的是根据短期的信息进行选择,在资金不足,同时没有突破口的情况下,热点就会频繁转换。从盘面看,主要是存量资金在操作,没有明显资金流入,随着资金被交易成本和融资消耗,小盘股的风险会越来越大。
此外,“融资融券”和“' 股指期货”推出的预期不利于小盘股。从目前得到的信息看,融资融券的可操作证券可能会有明确的限制,只会流向那些业绩稳定、市值比较大的公司,小盘股不可能享受到这部分资金流入带来的好处;以沪深300指数为标的物的股指' 期货也只会带动其成份股的活跃,其他' 股票 很有可能被边缘化。笔者曾多次提到,本轮调整的核心是资金不足,在资金不足的情况下,这种分化可能更加明显。
再者,经济减速中中小企业受到的影响可能性更大。最近江苏做的一项调查显示,在信贷紧缩的过程中,贷款明显向大企业倾斜,中小企业的贷款额被明显压缩,即使给贷款,利息上浮20%以上的超过50%。对大部分中小企业而言,由于资金、人员上的劣势,如果经济不能很快复苏,可能会面临生存压力甚至会破产,而在目前的体制下,大企业的破产压力相对会小很多。
过去A股市场小盘股溢价主要是资金过剩和小盘股投机方便的需要,而上市困难所造成的壳资源价值加大了小盘股的想像空间。未来随着资金压力加大,更多资金会选择更安全的投资品种,大企业的“不破产”优势可能形成某种溢价,而小企业可能会被边缘化。从范围看,沪深300以外的大部分没有成长性的公司可能都面临这样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