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15日下午,中国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就中国股市热点问题答记者问。有媒体提出七大问题:对于连续下跌,调整波动幅度较大的看法;大小非政策;南车IPO,大盘发行节奏安排和考虑;上市公司回购、分红办法等多项制度的内容;引导长期资金;打击犯罪,维护投资者权益;规范重组资产估值。
证监会希望股市稳定的用意不言自明,但股市一马当先实现“绿色' 奥运”的雄心却让各方尴尬不已,维稳' 行情屡被击碎,有关方面必须用行动说话。
不在下周' 奥运会闭幕前发布实质利好,而选择周五休市后发布答记者问,惟一的功能就是让奥运期间的市场不至于跌得太惨。通观已经得到的信息,可以用一句话形容,证监会有心无力。
首先,对于市场普遍关注的大小非问题,发言人表示,将出台完善大宗交易系统、开发可交换债券(' 资讯,' 行情)、建立国有股东转让实时监控系统等三大措施。具体包括研究通过券商中介达成交易,引入二次发售机制,完善大宗股份减持的市场约束、减震和信息披露制度。
大小非问题的核心是大小非的持股价格对二级市场估值体系的冲击,进行大宗交易没有解决核心难题。发言人绕开这一陷阱,提出通过券商中介达成交易。券商充当中介是个好办法,但证监会留了一个尾巴,就是引入“二次发售机制”——什么叫二次发售,是不是继续向二级市场发售?还是统一在大宗交易市场交易?如果统一在大宗交易市场,大小非股东的收益将比在二级市场低得多,以往冷冷清清的法人股市场一块钱以下的股价,恐怕会让大小非股东们不寒而慄。证监会无法与掌握权力、资金的大小非与大小非代言者达成妥协,屡次出空言惊吓,迟迟没有实际行动,结果是让惊弓之鸟们赶紧出逃。
1'>2'>3'>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