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知道什么缘故,周围两对“80后”夫妻好友竟在差不多时候同时遭遇了同一个难题——夫妻之间如何“谈钱”。当我和自己的父母谈论起这两对朋友所面临的问题时,他们就表现得非常不能理解,既然是夫妻,那自然就是有钱一起花,也弄不明白为什么在他们这一代人眼里完全不存在的问题,在他们孩子这一代身上却出现了,并且还显得非常棘手。

" 买房杀价秘笈 " 居民理财需求很饥渴 " 稳字当头 时刻提防黑天鹅出现 " 巴菲特索罗斯理财秘诀 " 银行理财产品 收益稳健一枝独秀 " 另类理财辟蹊径 实物保本有风险 " 白领支招年底香港血拼购物
幸运的是,这两对和我同龄的好友最终都还是通过各自的“策略”,把这一问题给解决了。我也是“80后”,也已婚,虽还未亲身遭遇类似问题,但却非常有兴趣将这两对朋友的“策略”在事后加以总结,我发现虽然他们的一些做法让人忍俊不禁,但用在“80后”身上却也是相当有效。
选择一个合适的谈话时间。他们其中一人告诉我,人越是疲惫的时候,情绪越烦躁,再在这个时候谈论让人心烦的话题,气氛的紧张程度更是可想而知。“所以,不要试图在劳累、低落或者愤怒的时候能谈出好的结果,即使夫妻之间也是这样。”所以,挑一个双方都很放松的时间显得非常有必要,这样的环境下,双方都能平静下来。如果能再找一个相对中立的环境,譬如咖啡吧,那将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
不要相互攻击、指责。能在茫茫人海中,找到对方作为自己的伴侣,是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因此需要格外珍惜对方。碰到“钱”的问题,更需要夫妻双方共同寻求解决的方法,其基础是相互理解与支持,要多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考虑问题。“友善”、“尊重”、“相互体谅”在这种场合里是非常必需的。
多谈论过去。“80后”的一代,多为独生子女,从小到大,很少有为钱发愁的,父母总是尽自己所能帮他们满足物质上的需求。因而,这代人当中多数人对自己赚钱之前的“钱”的概念是模糊的。所以可以谈谈关于“钱”的早期记忆,例如,自己的父母是如何处理“钱”的;自己的父母对待“钱”的态度又是怎样的。这些记忆都能帮助自己多了解对方的一些想法,从实际效果来看,有利于更好的沟通。
认识到自己不是100%正确。心里有“人无完人”这一想法,是解决夫妻间谈“钱”问题的关键一点。虽然并不一定认同对方在用“钱”上的做法和想法,但这也不一定就意味着对方是错的,而自己的想法也不一定就完全正确。有时候为达成一致,做出一些让步是非常必需的。这也就意味着大手大脚的那一方需要意识到自己应当相对节俭,而另一方则可以考虑适当降低储蓄率。
努力达成一致目标。“80后”虽然还是年轻人的代名词,但是换个角度看,这一群体已经悄然“奔三”,并且不少已经进入“上有老、下有小”的阶段。因此,他们需要对未来有明确的目标和清晰的思路,例如,如何才能享有安逸的退休生活、如何才能让孩子有比较好的教育、如何才能换一套大一点的房子或者一款新车等。目标的设定必须具有弹性,因为如果想让孩子能够获得更多、更好的教育机会,那考虑到实际预算,买车或者买房的打算将不得不推迟更多年。
制定消费预算。这将是一个持续改进的过程,必须制定出一个详细计划,这样才能大概知道这个家的钱已经花到了哪里,以及将要花到哪里。并且还可以时常回顾两人的消费支出,再与预算做一个比较,最后看看还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地方。
在听完朋友们这些“道道”之后,和他们兴奋的表情产生反差的是,我吸了一口冷气:小两口之间关于“钱”的问题竟然如此复杂。末了,他们还不忘总结一番:如果这些手段都已经用过了,还不能解决问题的话,那就只有两个出路,要么找个第三方人士来帮忙打理,要么就是“掰”。而如果是选择第一条出路,两个人又难免会再次陷入争端,说不定下次我又可以再写一篇《“80后”夫妻如何选择资金第三方托管》。(作者为本报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