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据新华社电 22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王小奕介绍2015年前三季度外汇收支数据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王小奕表示,今年以来我国外汇资金确实出现了一定的流出趋势,但这种跨境资金外流是有具体原因的,不意味着资本外逃。按国际收支平衡表数据计算,上半年实际资本净流出约2000亿" 美元。
针对今年以来,我国银行结售汇以及涉外收支都表现为逆差这一情况,王小奕表示这并不意味着存在资本外逃。
前三季度跨境资金流动波动加大
从外汇局发布的银行结售汇数据来看,一季度结售汇逆差914亿美元,二季度逆差大幅收窄至139亿美元,三季度逆差又扩大至1961亿美元。银行代客涉外收付款数据也呈现了同样“过山车”似的波动。
对此,王小奕说:“我国前三季度跨境资金流动波动加大、外汇资金呈现一定的流出趋势,是在市场不同预期下产生的,但从基本面看,对国际收支运行的长期稳定有信心。”
王小奕表示,在资本流出的时候,市场主体可能会出现跟风等非理性调整," 人民币贬值预期上升。但我国经济结构优化调整加快,发展潜力依然较大。同时,经常账户顺差局面和真正以长期投资为目的的外资流入没有改变。
据介绍,前三季度,我国实际利用外资近950亿美元,同比增长9%,6月末中长期外债余额较3月末增长3%,这些都说明国外投资者依然看好中国经济的中长期发展前景。
经济手段遏制过度借贷冲动
王小奕在国新办发布会上透露,外汇局正在研究" 托宾税(外汇交易税)、无息存款准备金、外汇交易手续费等调节手段,以抑制短期过度购汇、减少跨境资金异常波动,目前相关预案正在准备中。
据王小奕介绍,为防范异常跨境资金波动风险,近期,中国人民银行、外汇局就外汇市场出现的异常波动采取了一些措施。一是提高了监测频度,二是加强对客户交易的真实性和合规性审核。目前来看,政策效果已经显现,9月份银行远期结售汇逆差缩减,跨境资金流出回落。“未来我们还要延续这样的思路进行事中事后的监管,但不会再回到过去的资本管制模式。主要是通过经济手段或者一定的" 法律授权对市场主体的借贷行为进行影响,增加过度投机者的投机成本,以此来遏制过度的借贷冲动,打击资产价格投机行为。”王小奕说。
外汇储备下降在可控范围内
近期,我国资本流出压力持续加大,特别是资本外流的规模备受关注。有机构用外汇储备减少量得出“我国出现史上最大规模资本外逃”的结论,更是引发了市场担忧。
据王小奕介绍,外汇局日常发布的三套数据,都涉及跨境资金的流入和流出监测。其中国际收支数据按照居民、非居民的原则记录,可以更好地衡量我国跨境资本流动状况。
王小奕表示,从上半年国际收支平衡表数据看,不含储备资产的资本和金融账户逆差1256亿美元,剔除直接投资后剩下的非直接投资项下逆差为2172亿美元,包括证券投资、外债、贸易融资以及贸易信贷等主要资本流动指标。这样算下来上半年非直接投资净流出为2000亿美元左右。“储备下降也是事实,但目前还在可控范围内。应理性看待这种波动。”王小奕说。
针对记者关心的美联储" 加息对我国跨境资本流动影响这一问题,王小奕表示将保持密切监测,积极应对美联储加息的溢出效应,但关键是“练好内功”,保持好自身经济的发展。“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取向对全球经济以及金融市场的影响不容忽视,也会给我国跨境资金流动带来一定影响,但我们有能力和信心应对外部冲击。首先要保持国内经济在合理区间内平稳运行;其次,外汇管理部门要继续加强跨境资金流动监测预警,加快推进相关改革特别是外汇市场发展,进一步提高数据透明度,帮助市场主体做出理性判断。”
王小奕指出,美元加息或者美联储货币政策正常化也会带来一定积极因素。一是有利于我国扩大外需;二是将进一步分化国际社会包括投资者对人民币" 汇率走势的预期,有利于我国抓住时机推进和加快相关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