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都说通胀买黄金,对黄金的看好已成为广泛的共识,笔者前段时间也认为黄金是难得的投资工具。但今年的特点就一个字:变!刚刚才担心通胀,价格上涨之势也才从上游产品向下游产品燃烧,转眼通缩又成为新的热门词语。
为什么担心通缩呢?无外乎几个原因:一是经济可能出现较深幅度的回调,导致价格走低;另外,大规模的货币投放暂告一段落,后续刺激政策乏力;欧洲国家开始了收紧财政、过紧日子的活法。

" 买房杀价秘笈 " 居民理财需求很饥渴 " 稳字当头 时刻提防黑天鹅出现 " 巴菲特索罗斯理财秘诀 " 银行理财产品 收益稳健一枝独秀 " 另类理财辟蹊径 实物保本有风险 " 白领支招年底香港血拼购物
当然,这只是担心,通缩还没有成为现实,现实情况如何还需要我们作仔细、密切的观察。在善“变”的今年,不单是通胀通缩之间的变脸可能非常快,在其他方面的变化速度也将超出我们的预期。比如说中国的出口数据,前5个月似乎有些跳跃,一会儿是快速恢复,一会儿又隐含下行风险;刚刚从顺差转到逆差,又突然来个巨额顺差,令到人民币汇率问题被再度施压;前几个月" 房地产和高耗能行业才欣欣向荣,转眼连续的调控令到行业前景迅速黯淡,以至于行业今后的规模、空间都将被大幅压缩。
在这样的背景下,投资" 理财的工具也有必要进行及时的调整。通胀和通缩的理财工具是截然不同的,即使是理财高手,也可能在多变的形势下无所适从,更遑论一般的居民呢?这也是笔者不喜欢鼓吹全民理财的原因所在,因为理财过程中本身的风险也是不可小觑的。如果一定要做一些投资性选择,那看什么呢?看政策!
从6月份PMI指数看,下行的风险是在加大,但政府的调控方向会不会就此改弦易辙呢?大的方向可能不易改,但节奏和力度以及范畴的调整还是有可能进行的。其实,从去年实施的政策、效果以及其他国家的经验教训来看,应该说普遍都意识到了,特殊时期的刺激政策不可能持续性使用,否则会出大乱子的。中国在担忧地方融资平台积累的风险,欧洲在担忧债务问题,这些都是去年大力度刺激经济过程中遗留下来的,再用制造一个危机挽救另一个危机的方法来救市,显然是行不通的。在多伦多的G20峰会上,继续刺激还是退出刺激政策,分岐已经明显存在了,虽然有各国的具体情况的差异,但总体来看,还是退出,或逐步退步比较靠谱。我们不能等到情形已经到了不能再坏时,再采取行动。
虽然说通缩的可能性极大,但黄金目前的强势和通缩的预期是显然相悖的。这一点令人比较纠结。但本周四晚上黄金的表现提供了这种可能:黄金大跌43美元,跌幅达3.47%。虽然不能肯定黄金的下跌就此展开,因为大的上升趋势还没有被破坏,但黄金与美元同步暴跌的走势留下了很多种猜想:技术性调整?跌势的开始?避险需求减退?我们不能忽视任何一种可能,但最终的答案只能留给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