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秋节小长假刚刚过去,在短暂的四个交易日后,又将迎来国庆节七天长假。和往常一样,每次长假期间银行都会推出各种超短期理财产品,来为股市“放假”的资金提供一个回报率相对较高的安身之处。本次长假也不例外,而且,因为近期加息预期再次强烈,银行发行超短期理财产品更加密集。
据银率网数据显示,三季度以来,1个月以下短期理财产品发行数量呈明显上升趋势,其中7月发行此类产品数量289只,占全部理财新品比例为31.69%;8月新品数量为358只,占全部新品比重为35.24%。多家银行更是于近期推出了1-7天超短期理财产品。本报9月20日的《快钱周刊》曾经详细介绍了其中的几款假日理财产品,包括' howImage('stock','1_601328',this,event,'1770') 交通银行(' 601328,' 股吧)“得利宝·沃德添利”(中秋版)、' howImage('stock','1_601818',this,event,'1770') 光大银行(' 601818,' 股吧)“假日盈”2010年第五期产品(国庆版)、' howImage('stock','1_600000',this,event,'1770') 浦发银行(' 600000,' 股吧)“汇理财”2010年第24期(国庆版)等,这些产品收益率都远远高于0.36%的活期存款利率及1.35%的7天通知存款利率。

巴菲特索罗斯理财秘诀 银行理财产品 收益稳健一枝独秀 风险 除了长假因素外,有业内人士指出,目前比较强烈的加息预期也是促成短期、超短期理财产品推出的一个因素。为了规避加息预期带来的利率风险,投资者更愿意选择银行的短期理财产品而非中长期理财产品。
值得注意的是,和去年中秋、国庆相连的“超长假期”不同,今年,两个节日中间相隔六天时间,银行的产品种类和期限更加多样化。某国有商业银行一位理财分析师表示,在选择合适的理财产品时,投资起点金额多少、收益率怎样、投资期限多长、何时起息何时到账,这些都是投资者应该关注的问题。
但这位分析师也毫不讳言,超短期理财产品比较适合资金量很大的客户,一般的客户例如以10万元以下的金额购买超短期理财产品,其绝对回报并不算大。如果需要跨银行调动资金,多出来的一点利息更加没有什么吸引力,甚至还不够人工折腾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