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一(9月19日),香港' 离岸市场银行间' 人民币借款利率(Hibor)创下有纪录以来第二高的水平,升至23.683%,大幅高于上周四的7.95%,触及1月12日以来最高水平。上周五香港和内地市场因中秋节假期休市。有交易员表示,这些行动可能是由中国央行进行指导的。
而在上周三(9月14日),隔夜Hibor暴涨532基点至8.1617%,一周人民币Hibor利率也冲破10%大关。许多人将其归因于中秋节前的人民币流动性稀缺。然而,在知名' 博客零对冲看来,中国央行一直试图将' 美元兑人民币的' 汇率维持在6.7以下,提高拆借利率则是其使用的工具之一。荷兰银行驻香港的亚太金融市场分析师埃夫里(Michael Every)指出:
“6.7是一条很重要的分界线,央行干预的目的就是将汇率维持在6.7下方。你几乎可以认为人民币是一种盯住美元的货币。”
零对冲表示,中国一直习惯于在节日前出手干预货币市场。在去年10月国庆长假前,中国就曾利用减少人民币流动性来缩小' 在岸与离岸的汇率差。另外,在今年1月中旬,央行也曾出手干预离岸人民币汇率,当时Hibor在1月11日升至13.4%,12日飙至66.82%,在这两天内离岸人民币由6.6832反弹至6.5780。
而周一(9月19日)央行通过干预市场流动性,最终使人民币的汇率由昨日的6.6726降至6.6895.。尽管有不少人认为,央行会等到人民币汇率达到6.7的阻力线才进行干预。但Hibor节假日附近的两次飙升,无疑意味着央行并不会等到那个时候。
眼下,' 美联储9月议息会议即将于22日召开,国际资' target='_blank' >金明显开始撤离' 新兴市场,导致很多新兴市场国家汇率受到一定贬值影响。相较之下,人民币在岸与离岸汇率整体不降反升,引发市场对于央行有意收紧离岸流动性,提振汇率的猜测。
瑞穗银行亚洲外汇策略分析师张建泰分析认为,由于市场猜测G20杭州峰会结束后中国政府可能允许人民币进一步贬值,中国央行或许已经收紧了离岸人民币市场的流动性,以抑制看跌情绪,尤其是在10月1日人民币正式加入SDR货币篮子的前夕。
(责任编辑:崔凯 HF012)
和讯网今天刊登了《央行或收紧离岸人民币市场流动性 以抑制看跌情绪》一文,关于此事的更多报道,请在和讯财经客户端上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