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部压力缓解 内在韧性增强
9月23日,央行决定正式授权中国" 工商银行(" 601398," 股吧)(莫斯科)股份有限公司担任" 俄罗斯人民币业务清算行,这标志着人民币国际化又前进了一步。事实上,最近" 美联储加息再次“爽约”、" 美国人民币业务清算行设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特别提款权(即SDR)新货币篮子即将生效等诸多热点事件,也都让人民币走势再次受到了海内外各界的广泛关注。专家指出,从外部看,美联储" 加息进程明显放缓、人民币加入SDR生效在即,都将在国际市场上增大人民币需求,缓解此前萦绕于人民币上方的贬值压力;从内部来说,近期中国经济展现出越来越多的企稳向好信号,则从根本上为人民币继续保持坚挺乃至长期稳定增添了底气。
北京时间9月22日凌晨,美联储在议息会议后决定维持联邦利率目标区间在0.25%—0.5%不变。美联储主席珍妮特·" 耶伦表示,目前美国经济没有“过热”迹象,因此决定暂不加息,要等待更多经济朝着目标前进的证据。但同时她也强调,美联储今年将加息一次,前提是美国就业市场继续取得改善,且并无重大风险形成。
事实上,对于美联储此次“加息爽约”,很多海内外媒体和机构都并不感到意外。在不少分析人士看来,美联储去年12月首次加息时曾预计“2016年加息4次”,所以即便12月美联储不再“用嘴加息”,2016年全年也仅仅加息一次。可以说,再次放弃加息标志着美联储加息进程已明显放缓,这对人民币而言显然是一个外部利好。
" 中国银行(" 601988," 股吧)国际金融研究所研究员王有鑫认为,美联储按兵不动主要是基于其国内经济放缓的考虑,而暂缓加息则将使人民币贬值压力得到很大缓解。王有鑫举例说,美联储议息决定公布当天人民币对" 美元汇率" 中间价调升,就反映了市场对人民币后期走势的信心,同时香港" 离岸市场人民币贬值预期也将释放。
“过去,全球经济危机产生的很大一个根源在于各主要经济体宏观政策不同步,外溢效应没有得到很好的控制。因此,这种宏观政策上的设计和协调,不仅成为不久前G20杭州峰会的重要议题,也影响到了如今美联储加息的节奏。客观上看,美联储明显放缓加息进程,将有助于进一步缓解此前‘加息预期’带来的人民币贬值压力。”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研究员张焕波在接受本报
利好二:“入篮”在即添需求
如果说美联储今后加息多少还有些不确定性,那么包含人民币的新SDR货币篮子将于几天以后的10月1日正式生效,就属于板上钉钉的利好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日前透露,IMF及SDR使用者近期一直与中国密切合作,以确保人民币平稳“入篮”。目前,准备工作正在有序推进。
IMF战略、政策和审查部门主任西达尔特·蒂瓦里称,人民币“入篮”是中国融入全球金融市场的重要里程碑,也是世界对中国持续改革的认可。西达尔特·蒂瓦里说,人民币加入SDR货币篮子更能反映当今世界主要货币的构成,有助于增强SDR的代表性和吸引力,有助于推动更加稳健的国际金融和货币体系,从而有利于全球经济的稳定和增长。
“对人民币而言,正式加入SDR大家庭是成为国际货币的一个重要标志性事件。”张焕波表示,尽管目前SDR的象征意义还比较大,但G20杭州峰会明确指出要支持采取扩大SDR使用方面的研究以及发行SDR计价债券等措施,因此SDR未来有望发挥更大作用,而人民币也将随之获得更多需求。
与此同时,央行相关负责人也表示,央行自去年起陆续向境外央行类机构和合格投资者开放了银行间债券市场和外汇市场。投资者进入市场后,就有风险对冲、币种管理乃至获利了结的需求。因此,人民币成为国际投资储备货币并非最终目标,下一步人民币还要努力成为国际金融交" 易货币。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炒作人民币“贬值”的声音不时响起,但环球同业银行金融电讯协会(SWIFT)的统计却显示,近2年来人民币在国际上的接受程度已经提高了一倍。
一艘船在大海中航行,如果仅仅是“逆风”变成“顺风”,那么尽管船速会加快,却并不是自由远航的最可靠保证。对走向世界的货币来说,这个道理同样适用。只有该货币母国的经济不断壮大,才能像发动机一样保证货币之船在各种风云变幻中平稳前行。
对人民币而言,中国经济近期的进一步企稳回升,无疑将提升人民币的内在韧性。例如,今年1—8月全社会用电同比增长4.2%,增速比1—7月加快0.6个百分点;再例如,1—7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同比增长6.9%,这比上半年加快0.7个百分点。与此同时,海外资本也正加速抢抓中国经济的转型商机。" 数据显示,今年前8个月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比去年同期增长10.2%。其中,美、德、英、瑞典等国对华投资呈现大幅增长,而飞机零部件、医疗仪器、云计算、生物燃料研发、物联网技术等新兴领域备受外资青睐。
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长" 张宇燕判断,未来较长一段时间里,人民币都不存在趋势性大幅度贬值的条件," 汇率的双向浮动会更有弹性。具体来看,依据主要有三点:一是中国经济基本面比较健康,中高速增长仍将持续一段时期;二是中国的经常项目顺差占GDP比重依然达3%以上,吸收外资也很稳定,外界对中国经济发展信心不减;三是中国3万多亿美元的外汇储备量仍然很大,且资本外流的压力已经有所缓解。
从根本上说,正是中国经济的日益开放和强大,夯实了人民币不断市场化和国际化的底气。多重利好的出现,则意味着人民币中长期保持坚挺乃至升值的根本动力正在加强。相比之下,将人民币国际化过程中正常扩大的“双向波动区间”恶意曲解为单向的“人民币贬值幅度”,显然经不起检验;而意图通过混淆视听的方法来做空人民币,最终亦难以全身而退。本报记者 " 王俊岭
(责任编辑:崔晨 HX015)和讯网今天刊登了《党报:外压缓解内在韧性增强 人民币坚挺再获3大利好支撑 》一文,关于此事的更多报道,请在和讯财经客户端上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