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访上海国际信托公司副董事长、总经理傅帆
上海国际信托有限公司(简称“上海信托”)昨日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正式启用全新的品牌标识并公布其最新战略目标——公司将在未来迅速发展自身主动投资管理能力和资产配置能力,努力跻身国内一流的资产管理和财富管理机构。
而今年以来,银信合作业务被监管层严控规模、信托公司净资产管理等新规陆续出台,中国信托业掀起又一轮监管风暴。对此,上海信托副董事长、总经理傅帆日前在接受早报记者专访时直言,“这要求整个信托业由原先的被动管理型向主动投资型转变。”

巴菲特索罗斯理财秘诀 银行理财产品 收益稳健一枝独秀 风险 今年46岁的傅帆,2000年起曾先后担任上海国际集团有限公司董事会办公室主任、上海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副总经理。2004年,上海国际信托投资公司与摩根富林明资产管理(英国)共同组建上投摩根基金管理公司,傅帆转任上投摩根基金管理公司副总经理。
傅帆以勤奋著称,此前有报道称,2008年,国内某大银行邀请一些基金公司高管开研讨会,会后组织高尔夫球活动,傅帆参加了会议,却没参加活动,而是给这家银行的分行职工做了一场摩根基金大学培训,这一举动让突然来分行视察的总行老总感慨颇多。
回到信托业的傅帆依然忙碌,在两个重要业务会面的间隙,他日前在位于九江路的上海信托办公楼会议室里接受了早报记者的采访,详谈个人对于信托业和上海信托的思考。
身穿黑色西装、戴深色领带的傅帆,说话基本不带手势,语速不快,边思索边回答问题,但回答直接干脆,逻辑缜密。
转型主动投资
东方早报:近期一系列信托业新规出台,是否意味着信托业会重新定位?
傅帆:按照监管层的要求,信托公司需要有明确的主营业务以及核心竞争力。我认为,这是维持信托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
到明年,就是信托业发展的第30年了,我们作为首批信托企业,是该好好反思一下在过去30年中我们走的路,总结些经验教训,发挥信托业的制度优势,争取在资产管理业务上有所作为。
东方早报:银信合作业务被“叫停”后,对整个行业以及上海信托的业绩影响有多大?
傅帆:《关于规范银信理财合作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出台后,对行业影响还是比较大的,整个行业三万亿的资产中,银信合作占总规模的一大半。对我们公司而言,由于银信合作的业务贡献占比不到10%,所以新规影响并不大。
不过,今后这种类似银信合作等被动管理型业务占比会越来越少。如果信托行业仍然沉湎于目前平台类技术含量有限的业务带来的虚假繁荣,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三五年之后,道路会越来越窄,最终完全有可能成为一个可有可无的行业。所以,业务转型是必须走的路。
从信托公司自身发展的方向来看,整个市场的金融工具主要分投资类(主动投资型信托管理)和融资类(以信贷为主的被动型信托管理)两类,而目前信托公司绝大多数都是融资类产品,上海信托也是如此,但是要做资产管理公司就必须要提高投资类产品的占比。
四大业务板块
东方早报:上海信托的“五年计划”目标是什么?业务重点是什么?
傅帆:目前,我们公司新增信托产品数量年均增长率达54%,信托资产规模年均增长率达89%,信托业务收入年均增长率达52%。去年我们已经完成了五年战略发展规划,目标是将公司打造成为信托业乃至金融行业一流的资产管理和财富管理金融机构。
现在上海信托着力打造股权信托、证券信托、房地产信托和固定收益四大业务板块,开发了QDII、黄金、艺术品投资等投资领域和产品。同时我们还将利用信托公司特有的优势做跨市场投资,形成信托公司的差异化' 竞争优势。
东方早报:能否具体介绍一下跨市场投资?目前上海信托有相应的信托计划吗?
傅帆:跨市场投资是信托公司有别于银行、证券、保险、基金等机构的独有优势。它是可以投股市,又可以投债券、股权、地产、商品、黄金以及跨市场大类的投资。
我们今年3月份已推出了一个伞型信托产品,这是一个跨市场投资的信托计划,主要在证券市场、黄金市场之间进行大类资产配置,目前收益率在20%左右。
房地产基金年内将有突破
东方早报:有人说每次房地产调控对信托公司都是巨大的机会,你如何看?
傅帆:针对今年的房地产市场,有关部门已经出台了很多政策,我们会不折不扣地执行国家政策,合规是我们针对所有项目进行评估时首要考虑的,也是我们的底线。
大家可能发现我们上海信托推出的房产项目很少,相对行业而言,可能回报率也并不是很吸引人,但是我们知道,风险和收益是成正比的。
东方早报:目前上海信托的房地产信托计划主要是融资类还是投资类的?
傅帆:目前以融资类为主,不过我们正在积极准备基金化运作的项目,以满足投资者不同的风险偏好。
其实,从今年年初开始,我们就已经在人员配备方面下力气,聘请一些在有海外房地产基金工作经验的人员,进行房地产基金开发前期准备工作,外部也在广泛接触行业有经验的团队,建立广泛的合作网络,希望今年有所突破。
傅帆:方案早在今年上半年就上报国务院了,但是目前还没获批,债券型RETIs的出台可能与国家对房地产行业宏观调控的大环境有关,我们会密切跟踪。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