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喜剧之王》对小人物题材最大突破在于,它更彻底了。为什么这么说? 一是它彻底地用了真正小人物做主演,片中唯一的大明星王宝强,也曾龙套演员、素人演员的代表,而走红综艺与网络的素人演员鄂靖文、张全蛋等,在此之前从没接触过大银幕作品。在网红层出不穷的时代,如果没有周星驰,他们可能昙花一现,更不用说一步到位,直接担当主演,留下一部大银幕作品。张全蛋曾在特辑里说,第一次见到周星驰的时候,他腿都在抖,他怕机会从身边溜走。他深知如果这一次没有成功,就很难拿没有机会做借口。也即是说,就像电影讲述的龙套演员故事一样,这些素人演员都在上“演”最真实的自己,如假包换。 二是它彻底于小人物故事情节更真实,表现社会现实,剔除了友情、爱情线的梦幻色彩。国内最大影视基地非横店莫属,影片中调侃出现了“竖店影视城”名字,实际上真实地描绘了一副横店底层群演的众生相。怎么努力也没机会的女演员,她周围没有贵人相助,只有走红后翻脸不认人的室友、骗钱的合约男友、凭兴趣“横漂”体验的富二代,以及落魄的过气明星,最后影片还不忘暗讽自媒体时代的社会现实,过气明星通过猎奇短视频重新走红。 以往周星驰的小人物故事,总被认为取材于个人跑龙套的辛酸史,但现在他却以女主演如梦为切口,描绘出了一副现代人的众生相。如梦身边每一个小人物或卑鄙、或真诚,更加接近现实,辐射到普通人心理,让观众有更强的代入感与共鸣,即使我们不是一个龙套演员,只是每个平凡行业里的平凡人,看到如梦无辜被骂、被人撒气的情节,也能一秒联想到自己类似的“社畜”经历,感同身受。 值得一提的是,影片中亲情描绘被拔高。如梦的父母角色塑造可谓中国式父母的代表,他们希望女儿成为律师,至少有份稳定工作,但女儿却一心追求演艺之路。父母一方面恶语相对,劝诫女儿回头,另一方面却暗自探班,默默帮助女儿。嘴上骂着你永远别回来,走时却不忘叫你记得带钥匙,两难的中国式父母,被周星驰以最贴切方式描绘出来。 小人物题材故事,无非两条路两种结局,通过不断努力,要么咸鱼翻身,要么继续平凡。《新喜剧之王》选择了前者,咸鱼翻身,龙套转正。看起来那么不切实际的一个故事,但却能轻而易举地触动到人,让人笑中带泪。 喜剧外壳包装下的“悲剧”故事 周星驰在《瓣嘴》节目中,面对网友毒舌评价,他曾一本正经地说:“我很认真地在炒老梗。”这一次,周星驰没有轰轰烈烈的爱情故事,没有重工业的特效加持,《新喜剧之王》却成了内地喜剧一股清流,它绝不是笑过就忘了的喜剧,因为它的每一个笑点都是泪点。它既可以说是喜剧外壳包装下的“悲剧”故事,也可以说是痛苦被当作成功学包装起来的励志故事。 影片中演员如梦,亲力亲为地对待每一个龙套角色,但她越是演得认真,周围人就越是笑得厉害。比如她为一个“中寒冰掌”的群演戏,加入很多自己的情绪表演,却被选角副导演直接骂“神经病”。观众就是在这类的笑点中,越看越心疼。 她曾尝试整容,竞争白雪公主的角色。却无奈只能充当白雪公主的替身,被打得鼻青脸肿;她不想错过每一个向导演表现的机会,却被导演奚落,她永远没有出头有机会,她仍坚持地反问导演“永远有多远?” 看着她受尽嘲讽折磨,却仍然坚持自嘲的样子,既好笑又令人感动。明明是一个喜剧,却止不住为她的遭遇流泪,大多经典喜剧都带有悲剧的内核。 影片最后镜头,完美诠释了笑中带泪的场景,当颁奖前回顾如梦演员生涯时,画面播放她的龙套角色时,所有观众都在笑,却只有她的父母在哭,淋漓尽致表现了这出喜剧,带给观众的复杂情绪。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也是种极端自虐式的厚黑成功学,即便经历百般磨难,“不投降就是成功”,影片借王宝强之口说出这句台词。从《喜剧之王》到《新喜剧之王》,频频出现的那本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演员的自我修养》,也可以看出周星驰对于体验派表演的推崇。每一段痛苦经历,都是往后表演的宝藏。影片中如梦正是凭借爱情的失意经历,拿到了第一个晋级机会。 戏里戏外致敬电影从业者 《新喜剧之王》暗藏主题,活用了剧组小人物,致敬了电影从业者。 首先,影片呈现了拍电影幕后鲜为人知的故事。从副导演选演员,到导演拍戏现场,再到盒饭、场务等一众剧组普通工作人员日常。一个“小社会”里,各色各样的人集聚,如梦带观众体会了人生百态,小到管盒饭的不近情理,大到当明星撒气的出气筒,但也会有小人物互相帮助的情节。 其次,电影致敬了经典电影片段,除了周星驰本人作品,还有希区柯克的《精神病患者》、张彻“暴力美学”、李小龙“双截棍”等等。像是拍给影迷的一锅大杂烩,只要认真捕捉每一个画面,都会有所发现。此外,《新喜剧之王》还不断调侃春节档合家欢喜剧主流,片中的导演角色不断给剧组道具强调,因为有小孩看,所以血腥暴力也要加入可爱元素,戏里戏外情境呼应。 回过头来看女主角“如梦”的名字。当她事业爱情双失意,淋着雨骑着外卖摩托车,险些撞上迎面而来的汽车,慌忙中从地上爬起来,说了一句“梦醒了”,一语双关电影梦“醒了”,此后她短暂恢复普通人的稳定生活。 电影素有白日梦之称,周星驰给女主角赋予“如梦”的名字,或许指代每一个追求电影梦的人。又将所有的人生百态呈现在如梦身上,让每一个追梦者从中找到自己的影子,最后如梦成为了新一代“喜剧之王”,鼓励了每一个对电影抱着赤子之心的追梦者。
【本文为合作媒体授权投资界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投资界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及原出处获得授权。有任何疑问都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