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夜外围市场走势出现明显的分化,周一来自亚洲的经济' 数据表明中国11月份制造业和服务业均反弹。中国国家' target='_blank' >统计局与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报告称,中国11月份的采购经理人指数升至50.6,创7个月新高。而周一汇丰银行控股公司与Markit Economics宣布,中国11月份的采购经理人指数从10月份的49.5攀升至50.5,印证了中国官方数据。' 希腊宣布100亿欧元债务回购计划的消息提振了投资者情绪,资源股和银行股在中国强劲的制造业数据推动下普涨。但欧洲本土经济数据方面,Markit采购经理人指数终值显示,欧元区17国11月制造业活动连续第16个月萎缩。11月欧元区制造业活动萎缩速度减缓至八个月低点。
Markit首席经济学家称:“下行态势显然仍很严重,目前制造业活动的萎缩幅度显示欧元区衰退情况将在第四季度加剧,并将连续第三个季度萎缩。”与此同时,' 美国国会众议院共和党周一提出了总额2.2万亿美元的“财政悬崖”解决计划,内容包括削减1.4万亿美元支出,以及限制减税和为富裕人群减税措施设定上限以增加8000亿美元收入等,使得周一' 美股同步高开,但在供应管理协会公布了11月份的制造业活动指数之后,美股转跌。11月份的ISM制造业活动指数降至49.5%,意味着制造业活动出现萎缩。Miller Tabak公司股市策略师Peter Boockvar表示:“出于众所周知的原因,美国制造业状况仍然黯淡。不过我们知道美国东北部地区经济受到了飓风的影响。”欧股尾盘涨幅同样出现收窄。泛欧斯托克600指数上涨0.1%,收报276.13点。
即便是涨幅收窄,欧股近期走势也相当强劲,' 德国股市即将创一年来新高,' 法国和' 英国股市也处于缓步上涨状态。亚太股市近期走势明显强于A股,日经指数和香港' 恒生指数走势都追随欧洲股市走势,目前仍处于上涨趋势。最有趣的现象是,促使欧美市场昨日强势的一大要素是中国经济数据的利好,而中国股市本身反倒处于极度低迷的寻底状态中,反倒是外围的利空很容易造成A股的下跌,如果把名字换一下,跌得绿油油一片(以红涨绿跌来算)的叫做“欧美股市”,强势的是A股似乎很容易理解。但现在我们的数据总是在给别人做嫁衣,而自身却泥菩萨难保连创新低,只能说明独立寻底趋势就是为了让当前的空头力量彻底释放,让绝大多数品种都“跌透”,借此形成昨天所说的大级别底部。
除了外围的强弱分化(欧涨美跌)之外,今日消息面继续保持平静,' target='_blank' >郭树清强调要更加重视法治推动资本市场改革,进一步完善七项市场制度,短空长多之举;GWY下调' 十二五能源消费总量,限定各地GDP增速更是可能会对历来重视“经济增速”的资金望而却步。虽然QFII等在不断加仓买入,但多数投资者当前已经几乎失去了信心,除了银行股等少数板块品种之外(即便是银行股,昨天小盘银行如宁波,南京甚至是华夏也开始带头领跌),绝大多数板块都有过轮跌出现,甚至于有些板块是连续几波下挫,在政策面没有太多变化的情况下,投资者只有静待市场底的产生。而这种市场底的产生需要什么条件?大的技术面特征上周笔者已经阐述过了,从微观行为角度看则是就需要八个字:“补跌完毕,全盘见底”,很显然昨天银行股在并未有什么特别消息的情况下已经展开了部分品种的跳水,就是典型补跌思维的体现。
关于银行股是否会在此时帮助' 大盘形成“临门一脚”的见底建功,我们收评再谈,毕竟这个板块估值确实非常之低,短期在外围强势,巴三新政有争议的情况下似乎也确实找不到什么泄洪闸,因此今天不少品种就出现了反弹,整体金融板块处' target='_blank' >于平稳之中。但它平稳不代表补跌动力就此消失,继昨日白酒之后,医药股再度成为重灾区,反倒是白酒漩涡中央酒鬼酒出现了明显的反弹,始作俑者都反弹了,总不能再用突发事件去解释近期弱周期的下跌了吧?其实就是“补跌”,轮跌都要跌一遍而已,如果看到' howImage('stock','1_600880',this,event,'1770') 博瑞传播(' 600880,' 股吧),' howImage('stock','2_300074',this,event,'1770') 华平股份(' 300074,' 股吧)的走势,则我们可以对“补跌”二字有更深的体会。甚至连' 重庆钢铁也开始掉头向下,之前坚持铸就多头长城的钢铁股也开始疲弱,再加上' howImage('stock','1_600519',this,event,'1770') 茅台(' 600519,' 股吧)中信仍未恢复元气,这就导致不仅主板指数双双再创新低,上证50也终于坚持不出创出了1528.28的新低,验证了“覆巢之下无完卵”的结论。既然指数之间的相互扶持仍难匹敌相互拖累,那么我们必须等到这种拖累形成“共振见底”的地步才能判断多头有组织进攻的能力,在补跌信号未解除之前,双方实力差距依然较明显,那只能暂且收敛起太多乐观的思路继续不言底。逻辑上来说,尽管我们知道一旦“言底”了就会产生类似今年1月17日那样的共振反弹,但毕竟必须以盘面现象为准,现在还需要继续养心静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