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报道记者靳荣
2010年,黄金延续了大牛市行情,银行趁势推出各类黄金理财产品。不过,笼罩着“黄金”光环的黄金类理财产品收益并不尽如人意,收益率大多不及投资实物黄金。
从发行机构看,2010年中国银行、招商银行、中信银行等中资银行以及法兴银行、汇丰银行等外资行都发行了挂钩黄金类理财产品,但少于2009年同期发行黄金类理财产品的银行数量。

巴菲特索罗斯理财秘诀 银行理财产品 收益稳健一枝独秀 风险 除银行外,基金公司近期也趁热打铁推出了黄金概念的基金,截至本周一,国内首只黄金基金诺安基金的募集金额已经超过32亿元,用满了5亿美金的外汇额度,是近3年来首发规模最大的QDII基金产品。产品说明书显示,该基金80%以上的资产投资于海外黄金ETF,5%以上资产净值为现金或政府债券,不持有或者交易高风险的金融衍生品,如' 期货和期权等。
业内人士表示,在黄金的各类投资产品中,黄金ETF跟踪实物金走势的误差最小,约为2%,是惟一一个收益可以和投资实物黄金等同的投资方式。有条件的投资者可以选择开户购买黄金ETF。
据了解,在金价单边看涨的情形下,挂钩黄金类理财产品的设计也陷入了两难的境地。“我们销售给客户的黄金理财产品以区间挂钩型为主,在震荡市中销量更高,如果市场一致单边看涨,大家更愿意去购买收益更高的实物黄金。”一家银行的理财产品部门负责人说。
据有关机构统计,截至2010年11月底,国内银行累计发售黄金理财产品144款,到期且公布了到期收益率的有60款,年化收益率超过5%的仅20款,占比为三分之一。其中,某银行一款挂钩黄金的理财产品预期年化收益率为11.99%,在同类产品中已属于高收益,但仍无法和直接购买实物黄金的收益相媲美。
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前三季度共计28只黄金理财产品到期,其中9只未达到预期收益。14家银行的38款理财产品到期未能兑现预期最高收益率,其中有10款产品最终以零收益告终。业内人士表示,如果购买实物黄金,不仅投资收益超过黄金类理财产品,还能免去挂钩类理财产品的汇兑损失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