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前正是汽车销售公司推销家用轿车的旺季,我的那辆车正是这个时段在一个卖车朋友的怂恿下购入的。
没成想,买了车后路上是越来越堵。自己的“接触面”一下子扩大了不少:4S店、洗车店、交警、城管、小区物业保安、停车场管理员、车险推销人员……原来的那种骑着单车自由自在的日子再也没有了,换来的是被各类人管着、烦着。看似出行方便了,其实要到哪儿,先要问清那里有没有停车位,道路畅通情况。有时一不小心,车窗上就贴了一张违章停车罚单,或是交通违章记录中增加了一条。买了车,与之相关的许多时限都要记住,车险到期要续保,到期车子该保养了,每年不能错过年检,6年一次的驾驶证换证也不能忘了……加之平时大大小小的擦擦碰碰要处理,有时觉得买车到底是车为我提供方便,还是我在为车服务。买车的幸福感很快就下降了。

" 买房杀价秘笈 " 居民理财需求很饥渴 " 稳字当头 时刻提防黑天鹅出现 " 巴菲特索罗斯理财秘诀 " 银行理财产品 收益稳健一枝独秀 " 另类理财辟蹊径 实物保本有风险 " 白领支招年底香港血拼购物
听到一个同事抱怨,前阵子许多业主和物业闹腾了一番。他们小区的车位在地下,分出售和租用两种。租用每年4000多元,出售每车位7万元,仅20年使用权,到期后归物业。我的同事怎么算都觉得贵。这几年车一下子多了,没买也没租车位的业主都把车停在小区过道中,早上把其他急着上班人的车给堵住出不去了。而停在过道的车,车身被愤怒的人划掉了漆,这样纠纷就出来了。
在中国,人多但可用面积不大,特别是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人口密度很大。在这样的情况下,推广家用轿车不是明智之举。然而道路、车位、油价等现状仍难抑大家买车的热情,有的更是将买车变成一种攀比和炫耀,盲目地追求高排量及越野车型。等公共交通便利了,我计划来个“人进我退”,返回原先的环保出行,步行加轨交,相对于越来越挤的路面,说不定出行反而更快。 陆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