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18391752892

战胜“鳄鱼” 不做“鸵鸟”顺水鱼财经

核心摘要: 中国股市自设立以来就与动物结下不解之缘,牛短熊长道不尽20多年A股沧桑。上交所大门口的铜牛名为“东方神牛”,体重高达6000公斤,比纽约的著名地标“华尔街铜牛”(3200公斤)重了近一倍。深交所门口更有一尊重达10吨的拓荒铜牛,它是广大股民心中敢闯敢试的图腾。但笔者要提醒的是,现实中的股市是丛林,不是动物园,也不是自然保护区,更不是动物雕塑。股市的“丛林法则”是弱肉强食,适者生存。初入市者,宜先学点股市“动物学”知识。 就市场而言,股市普遍看涨,指
外汇期货股票比特币交易

中国股市自设立以来就与动物结下不解之缘,牛短熊长道不尽20多年A股沧桑。上交所大门口的铜牛名为“东方神牛”,体重高达6000公斤,比' 美国纽约的著名地标“华尔街铜牛”(3200公斤)重了近一倍。深交所门口更有一尊重达10吨的拓荒铜牛,它是广大股民心中敢闯敢试的图腾。但笔者要提醒的是,现实中的股市是丛林,不是动物园,也不是自然保护区,更不是动物雕塑。股市的“丛林法则”是弱肉强食,适者生存。初入市者,宜先学点股市“动物学”知识。

市场而言,股市' 行情普遍看涨,指数一路上扬,延续时间较长的叫牛市;股市行情萎靡不振,交易萎缩,指数一路下跌的叫熊市。中国历来用十二生肖代表年份,资本市场在生肖前冠以“金”“玉”良言,如金牛之年、金鸡之市、金猪之年,玉兔之市、银蛇之年等。

投资者而言,机构投资者、庄家、产业资本,叫资本大鳄;个人投资者、小股民、散户,叫股市菜鸟。由于投资者结构变化,目前股市的排序是:产业资本是虎,游资是狮,'私募基金是狼,公募基金是羊,股民是菜鸟。

就' 股票 而言,信息公开、' 业绩明朗的叫白马股,股票 价格短期内突然飙升的叫黑马股。现实中,许多散户发现了大黑马,可刚刚骑上去,' 主力就给你一个下马威,开始洗筹,上下大幅震荡,不怕你不从马背上摔下来。当散户纷纷落马,主力挥舞资金快鞭,骑着黑马扬长而去。另一方面,ST股' 退市则堪比蜗牛,退而不死,死而不僵,人称“不死鸟”;经重组包装,借壳上市,又称“乌鸡变凤凰”,但毕竟这是凤毛麟角,绝大多数打“免死牌”的是“一地鸡毛”。

就投资行为而言,基金从业人员在使用公有资金拉升某只股票 之前,先用个人资金在低位买入该股票 ,待用公有资金将股价拉升到高位后,其率先卖出个人仓位进而获利的行为叫“老鼠仓”;散户跟风买卖股票 叫“羊群效应”,一有风吹草动散户就仓皇出逃叫惊弓之鸟。' 股评黑嘴叫“乌鸦嘴”,上市公司' 财务造假等突发事件叫“黑天鹅”事件,个别基金等内幕交易叫“害群之马”。

把股市与动物的结合,并不是中国投资者的“发明专利”。据说,牛市熊市的来历与' 德国法兰克福交易所大门前矗立着的公牛和熊的黑铜雕像有关。法兰克福市证券交易所是世界三大股票 交易所之一,1585年就创建了。德国人认为传说中的牛、熊最能代表股市的起伏,所以就在100年前制作了公牛和熊的黑铜雕像。牛角往上顶的公牛雕像代表股市上升之势;熊掌向下的熊雕像表示跌市。

华尔街铜牛”是美' 国华尔街的标志。殊不知,1989年12月15日夜间,' 意大利裔美籍艺术家迪莫迪卡在未经宣布的情况下,把具有象征意义的金融牛放在纽约证交所门前,轰动一时。20年后,2009年11月17日凌晨,为了庆祝中美建交30周年,在' target='_blank' >奥巴马访华期间,美国纽约著名的地标“华尔街铜牛”旁升起了中国国旗。这是历史上中国国旗第一次在华尔街铜牛前升起,又轰动一时。

' target='_blank' >加拿大著名投资大师加里斯洛夫斯基曾经形象地说到,股票 市场像丛林,那里有各种各样的动物,从大象、老虎到蛇和猴子,投资者经常感觉好像被众多的食肉猛兽包围。

1973年,' 香港股市疯狂。市场用“鱼刺捞饭”、“鲍鱼煲粥”、“老鼠斑制鱼蛋”、“用大牛(港币500元钞票)点烟”来形容当时赚钱容易、花钱如流水的狂热心态。

动物给股市最大贡献除了牛、熊之外,要数“鳄鱼原则”和“鸵鸟心态”。

世界上最伟大的交易员有一个有用且简单的交易法则“鳄鱼原则”。该法则源于鳄鱼的吞噬方式:猎物越试图挣扎,鳄鱼的收获越多。假定一只鳄鱼咬住你的脚,如果你用手臂试图挣脱脚,则它的嘴巴便会同时咬你的脚与手臂。你越挣扎,陷得越深。所以,万一鳄鱼咬住你的脚,务必记住:唯一的生存机会便是牺牲一只脚。

全球股市投资者最普遍的心态之一“鸵鸟心态”。鸵鸟遇到危险时,会把头埋入草堆里,以为自己眼睛看不见就是安全的。在股市中人们将那些有逃避现实的心理、不敢面对亏损等心态称之为股市中的“鸵鸟心态”。

(责任编辑:admin)
下一篇:

天风证券:淘金5G新基建 智慧路灯有望撬开千亿新市场顺水鱼财经

上一篇:

美元“噩耗连连” 跌势究竟何时休?顺水鱼财经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