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留意一下已发布的上市公司2010年年报不难发现,业绩暴增的公司比往年明显增多。投资者眼下思考较多的问题是:暴增消息发布前后,这些“暴增股”的市场走势有什么特点?消息发布后,投资者有没有参与价值?实际操作中该注意哪些问题?
“暴增股”走势特点按理说,只要业绩暴增消息尚未正式发布,这一利好也就不应在相关上市公司的股价上提前反应,而应随大盘及其自身特点“正常波动”:该涨则涨、该跌则跌、该横盘则横盘。但实际上,多数“暴增股”的利好消息在发布前,就已在二级市场走势中得到充分体现。

巴菲特索罗斯理财秘诀 银行理财产品 收益稳健一枝独秀 风险 例如,方大炭素就是一只典型的“暴增股”。1月14日晚,该股发布2010年年度业绩预告,预计公司2010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1000%以上。一家业绩暴增10倍以上的上市公司公告发布前,无人知道暴增消息,股价不应大幅上涨,而在消息发布后,则会受到机构和散户的追捧,股价就会出现连续大幅上涨,以充分反映公司暴增的业绩。但若总是这样思考问题就难免出错。实际上,早在公告发布半年前的2010年7月,方大炭素的股价就开始启动。打开该股的日K线图,一幅牛气冲天的走势图清晰地展现在股民面前。在持续半年多时间的运作中,方大炭素涨幅高达146%,期间走势经历了三个大阶段。
启动准备阶段自2010年7月5日见底6元起,至8月27日收于7.30元止,该股构筑了标准的右肩底。期间,虽绝对股价不高、阶段涨幅不大(21.67%),只跑赢指数9.89个百分点(同' 期指数涨11.78%),但成交量开始放大,主力吸收了大量廉价筹码,完成了拉升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大幅拉升阶段准备工作完成后,该股出现了三波大的上涨行情:第一波自8月27日至9月3日,4个交易日上涨33.97%,跑赢指数32.06个百分点(同期指数涨1.91%);首次回抽确认后出现第二波急涨,自9月21日低点至11月8日高点23个交易日上涨70.48%,跑赢指数47.98个百分点(同期指数涨22.50%);第二次回抽确认后,接着出现了第三波上扬,自12月1日低点至2011年1月5日高点的20个交易日上涨40.51%,跑赢指数20.95个百分点(同期指数涨19.56%)。从启动准备到大幅拉升,正好半年时间,方大炭素累计涨幅达145.67%,跑赢指数123.62个百分点(同期指数涨22.05%)。
高位滞涨阶段自2011年1月5日见阶段高点,至消息发布前最后一个交易日(1月14日)收盘,该股虽震幅较大,但强势不再,期间共下跌7.33%,跑输指数5.25个百分点(同期指数跌2.08%)。与之前大幅拉升阶段相比,跌幅居前的方大炭素似乎在等待某种消息配合的契机。
与暴增消息发布前莫名大涨形成鲜明反差的是,消息发布后,方大炭素却不温不火、该涨不涨。自消息发布后首个交易日起,至1月20日4个交易日,该股虽在大盘暴跌4.07%的情况下仅跌2.20%,略跑赢指数1.87个百分点,但这一战绩显然与暴增10倍的业绩明显不符。
处理好三个关系无论消息发布前还是发布后,投资者实际参与“暴增股”操作的最终收益都难以达到“理想化状态”,与业绩暴增也不相符合,因此没必要把过多精力集中在操作“暴增股”上。哪怕想参与,也须重点处理好三个关系。
业绩“暴增股”与自选股的关系在股市中,风险大但获利机会也多,关键在于怎么操作。技术较娴熟、风险意识强的投资者操作一下“暴增股”也无妨,但若技术未达到一定程度,又缺乏足够抗风险能力,还是敬而远之,多关注长期跟踪的自选股好。
消息发布前与发布后的关系要想在启动前后及时介入并拿得住“暴增股”,应该说难度极大。若在消息公开发布、股价已大涨后再介入,风险又特别大,操作起来更难。无论打算消息发布前操作,还是准备在消息发布后买卖的投资者,关键要逢低及时吸纳、择机高抛了结。
短线“搏一把”与平常心的关系对急于“搏一把”的投资者来说,操作“暴增股”时,首先要坚持适量适度原则,尤其是较陌生的“暴增股”,一定要见好就收,切莫犹豫不决、错失良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