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PI居高不下,迫使央行调控政策频频出台,' 加息、上调' 存款准备金率,经济学专家还预言,已经进入加息通道,年内的第二次加息很快到来。
在加息预期如此明显的情况下,银行理财产品也开始主打灵活与收益相结合,2011年伊始,各大银行陆续推出了各具特色的理财产品。据银率网数据库统计,各商业银行在1月份共发行产品1287款,较上月减少52款,环比下降3.9%;与2010年1月相比增加了772款,同比增幅149.9%。

巴菲特索罗斯理财秘诀 银行理财产品 收益稳健一枝独秀 风险 银率网理财产品分析师认为,从理财产品发行量的历史数据来看,每年年初的产品发行量为全年产品发行量的较低水平,预计2011年全年产品发行量将突破16000款,平均每月产品发行量将突破1400款。
紧缩货币政策催热理财产品
随着2011年政策的不断变化:在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存贷款利率的调整和紧缩性房产政策不断出台的背景下,银行理财产品将继续作为主要投资方向之一。中短期、稳健类产品需求量会增加。许多经济学家均发表言论认为,今年上半年有多次加息的可能。
在加息通道打开之际,时下追求保值的投资者心态成为当前投资理财重要趋势,许多商业银行顺势而为推出相关理财产品成为目前市场热点。
光大银行近日发行的“半年盈”系列产品,不仅能满足投资者从短期到中长期自动循环投资,而且每半年支付一次收益,并随央行加息而做投资收益调整。调整和紧缩性房产政策不断出台的背景下,银行理财产品将继续作为主要投资方向之一。中短期、稳健类产品需求量会增加。银率网分析师指出,今年上半年有多次加息的可能,中短期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会持续上涨,长期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将在下半年有较大上升空间。
高端理财产品遭遇“秒杀”
除了银行推出的各种中短期理财产品,还有一些高端理财产品也非常热销。投资者不惧高价,热切追寻绩优理财产品。
国信证券东莞营业部与投资公司研发的“邦盛1号”'私募基金一经推出,即遭到投资者“秒杀”。尽管该产品的最低参与额度高达100万元,但投资者仍然“挤破门槛”也抢不到。目前,该产品的收益率已经高达20%以上。
高端理财产品不仅是起点高,价格也高。与公募的偏股型基金大约1.5%的管理费比,一些'私募基金的管理费要到2%以上。但如此之高的管理门槛,也不能阻挡高端投资者的参与热情。
“邦盛1号”的基金经理人对投资者的建议是:“历史业绩是选择理财产品的最重要依据。”的确,在这批高端理财产品的热销背后,几乎都有靓丽的业绩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