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到期日并非资金到账日 “清算”摊薄收益率
(和讯财经原创)3·15虽然已经过去,但投资者的理财维权热情有增无减,投诉内容也从常见的银保产品、房贷、银行收费等问题,转向了更加隐性的“理财产品清算期”。
(和讯财经原创)昨日,尹先生表示,自己投资银行理财产品已有两年时间,他发现很多产品都要经历申购和赎回两个“清算期”,比如一款7天产品,是指从“起息日”到“到期日”共7天,但从客户交钱申购,到银行把本息打回账户中,差不多要花两周时间,无形当中就让实际收益大打折扣。
(和讯财经原创)
巴菲特索罗斯理财秘诀 银行理财产品 收益稳健一枝独秀 风险 购60天产品资金被冻68天(和讯财经原创)
尹先生去过' howImage('stock','1_601166',this,event,'1770') 兴业银行(' 601166,' 股吧)等购买理财产品。久而久之,他发现理财产品的实际收益率并非银行承诺那样。
(和讯财经原创)他说:“以我最近购买的期限60天产品为例,合同中标明,产品到期日为3月1日,但我当日去银行取钱时,却发现资金并未到账。理财经理表示,产品到期后,处在清算阶段,本金和收益将在五日后划到客户的银行卡中。”
(和讯财经原创)尹先生表示,每款理财产品几乎都有这种情况,本来是60天的产品,但我在产品发售第一天就把资金划进账户,三天后才开始计息;而产品到期后,本金又要在五个工作日后才能到账,前后搭进去的8天,收益无形中被摊薄。
(和讯财经原创)拉长投资期实质摊薄收益
(和讯财经原创)理财产品一般都有募集期、起息日(收益起算日)、到期日和清算日及支付日几个关键日期。而产品收益率的计算,是从起息日到到期日。起息日一般为募集期结束后的第二天,而资金到账日,一般在产品到期后7个工作日内都正常。可是,这种情况无意间拉长投资期,而实质收益被摊薄。
(和讯财经原创)尹先生表示,我去年4月6日购买了一款一个月期产品,该产品起息日为4月10日,从6日到9日这4天就是申购清算期;而该产品于5月10日到期,但本金和收益却要5月14日才到账,这4天就是还本清算期。前后加起来,原本30天的产品,资金却被冻结了38天。
(和讯财经原创)“清算期”前按活期后不计息
(和讯财经原创)昨日,记者对沈城理财市场进行调查,发现各大银行发售的理财产品数量猛增。关于资金在“清算期”内如何计息,多数银行表示,“申购清算期”资金按活期利息给付。但是,从“产品到期”至“资金到账”这三四天,是不产生利息的。
(和讯财经原创)哈尔滨银行沈阳分行表示,该行的理财产品到期后,规定资金将在5个工作日内到账,不计利息。也就是说,如果产品到期赶上周末,资金有可能在7天后才能到账,再加上“申购清算期”的两三天,一款产品就要白白多出近10天的投资期。
(和讯财经原创)对于“赎回清算期”不计息,投资者多表示不能接受,希望银行取消霸王条款。(本报记者 吕佳 实习生 韩佳宁)
(和讯财经原创)将本文分享至:
(和讯财经原创)|
(和讯财经原创)分享到新浪微博
(和讯财经原创)|
(和讯财经原创)分享到搜狐微博
(和讯财经原创)|
(和讯财经原创)分享到开心网
(和讯财经原创)|
(和讯财经原创)分享到人人网
(和讯财经原创)|
(和讯财经原创)分享到qq空间
(和讯财经原创)|
(和讯财经原创)分享到豆瓣网
(和讯财经原创)【独家稿件声明】凡注明 “和讯”来源之作品(文字、图片、图表), 未经和讯网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者部分转载。如需转载,请与 010-85650688联系;经许可后转载务必请注明出处,并添加源链接,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