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持人 梅明
主持人:1月上证综指涨了5.12%,' 主力定调全年的意图很明显。
百笑生:那是,但2月以后就不晓得了。虽说过去10年(除了2008年)2月市场都是涨的,但不知道是否熊市思维作祟,不少机构持股还是提心吊胆。
主持人:有什么好担心的?
百笑生:' 行情因银行股而起,逻辑也能说得通。额度飞增的QFII是行情的始作俑者,他们长期把50%以上的仓位放在金融板块,而金融股AH股大幅折价已持续两年,当A股开放格局不可逆时,越来越多的外资涌入填平金融股折价。经过一个多月的强攻,现在A股金融板块相对H股,折价幅度已经很小,部分还出现了溢价。这怎能让满仓金融的机构不心慌?
主持人:满仓金融,这波已经赚足了,若担心就换股啊。
百笑生:一个朋友对我说,行情始于金融,也将止于金融。又说,仔细想过,如果真要跌,买啥都是死,还不如死在银行,每年还能拿点分红。但我晓得,有一部分基金减持了地产股(去年末公募第一大重仓行业),配到“两桶油”身上,认为当金融无力一呼百应时,两桶油定会履行护盘使命,而指数因为有权重股支持,即便回调幅度也不大。还有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部分机构开始对上游资源品(煤炭、有色等)加大了关注。一是认为经济' 数据改善会很快传导到上游;二是觉得IPO暂停和目前的行情,可能会刺激周期股考虑增发融资,有做高市值动机;三是换届基本完成,一些搁置的大项目可能启动。比方前期的军工,再如最近的煤炭。信达拿了那么多煤炭企业的一票否决权,这么多年都没动作,上周与河北高层碰了下,立马开滦就停牌了,其他持股的煤炭企业呢?
主持人:去年你和我们透露' 券商创新大会的情景还历历在目,转眼一年过去了。
百笑生:券商股的行业拐点已在2012年出现。去年券商创新大会有N多新提法,市场对今年5月召开的创新大会几乎没有预期。但老股民晓得,券商属于后周期行业,即在每次市场反转的初期,没有超额收益,而当市场趋势确立,交易量在较高水平稳定后,会表现出很强的超额收益。有券商高层对我说,去年的创新主要是业务创新,今年的创新更多是制度创新,相比业务放松,制度放松对投资者心理冲击更大。有机构觉得,' howImage('stock','1_600030',this,event,'1770') 中信证券(' 600030,' 股吧)的市值再增加,就将超过高盛,不可能,所以券商股空间不大。但接近' target='_blank' >证监会人士对这个观点很不认同,原话是“中国有世界上市值最大的银行,为什么不能有世界上最大市值的券商?”
主持人:说完银行、券商,再说说地产吧。市场又曝出北京要征收' 房产税的传闻,万科什么的好像上不去了。
百笑生:不是辟谣了么。随便八卦下,某媒体特别喜欢拿房产税说事,还特别喜欢借官方口吻,曾因报道“三年免谈房产税”差点被查。该媒体多年前严重亏损,员工薪水都付不出,后来某实力雄厚的地产集团介入充当了投资方。地产是利益纠葛最复杂的领域,不少人怀疑,该媒体报道背后隐藏着巨大的利益集团诉求。具体如何,我不想多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