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间有一句谚语:“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总会受伤”。对于任何一个行业均是如此,新产品、新行业、新模式在没有任何借鉴参考资料的前提下,所有行为都是尝试性的,必须经过市场的考验,受伤是在所难免的。纵观天交所模式,其实值得肯定。首先,认购模式巧妙借鉴了证券交易模式,通过观察两交易市场所用K线图极为相似,这对于投资者的实际操作以及交易模式的发展提供了便利。另外,将艺术品与权益交易巧妙结合,对我国艺术品的文化普及与市场繁荣,是一个值得肯定的创新。
对于一项全新事物,发展道路的长短更多在于其本身是否能够及时修订发展道路中的偏差,更为顺应社会和时代潮流需要,在这点上天交所还需进一步努力。
就天交所出现的艺术品份额价格现象,应综合分析。首先,全球性的货币泛滥不容忽视,人们需要为自己用汗水换来的财富寻求一个庇护所,而伴随着艺术品交易市场的长期走强,全新的艺术品交易模式必定会获得众人青睐。其次,我国近一阶段对于投资市场的不断紧缩,对于楼市、车市有关政策的出台,无疑使更多资金寻找另一突破口,尚属雏形的天交所被动的接受了这部分资金的流入。最后,面对金融创新的道路不断前行,更多的传统领域与金融联姻后获得的效果非常明显,这也为天交所一出便引得各方广泛关注的原因之一。
面对各方舆论天交所首先应静下心来,反思在运作发展过程中的弊端,例如怎样避免过多投机资金的涌入,怎样规范投资手段及运作模式等。而有关部门和社会投资者也应从自身加以反思,面对一项全新领域,特别是基于文化艺术品平台之上,是否应该更多些对文化艺术品背后信息的收集与积累?
长期来说,随着国内个人财富的增长,文化艺术品市场需求也会增大,整个艺术品交易都会处于增长期,因而艺术品权益的增值空间会比较大。作为一种尝试,艺术品权益交易除了从自身不断改进完善外,还需要经过学术界、业内人士和政府机关不断的深度观察,制定相关规范,学习和引进一些比较成熟的机制才能逐渐走向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