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索罗斯理财秘诀
银行理财产品 收益稳健一枝独秀
风险
天相投顾分析师李衡指出,2011年以来欧元兑美元汇率的走势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5月以前,欧元兑美元汇率总体呈现上升趋势,这是由于去年四季度以来美国和欧元区经济复苏较快,美元避险情绪下降,欧债危机得到缓解;5月议息会议后,欧元区再次' 加息的预期遭破灭,与希腊债务危机一起将欧元/美元打压至1.4048;随后,二次援助希腊的预期,推升欧元兑美元汇率反弹。与此同时,美国债务上限问题也影响着美指。新兴市场经济体货币对美元升值幅度整体不大:巴西雷亚尔升值4.08%,幅度较大;人民币升值了1.75%,印度卢比和南非兰特还分别贬值了0.73%和3.81%。国泰君安分析师指出,今年以来,新兴市场经济体为了抑制通胀而纷纷加息,这种政策调整并没有完全反映在汇率上,可能是新兴市场国家对汇率市场干预较多所致。由于美元是主要的贸易货币,新兴市场经济体更倾向于维持本币与美元比价的稳定。
市场上对美元走势的一个共识是:如果美国下半年收缩货币政策,美元将可能大幅走强,从而冲击大宗商品价格以及新兴市场国家的资产价格。
“自1970年代以来,美元曾两次大幅走强。第一次是从1980年年中至1985年2月,美元指数从84.3升至164.3,升幅达95.4%。第二次从1995年5月至2001年7月,美元指数从81升至121,升幅为49.4%。这两次大幅升值都是在美国加息周期中实现的,而且伴随着经济较快地增长。”国泰君安分析师表示,美元的走强需要两个条件,一是美国进入加息周期;二是美国经济逐渐走强。
利差主导避险为辅“按照经典的汇率决定理论,汇率的定价有购买力平价、利率平价、资产组合理论等。在资本自由流动和投机资金规模庞大的背景下,利率平价是关键的决定因素。从加权平均利差和美元指数走势来看,利差走势可以解释大部分时期的美元走势。从1995年至2000年,美国对其他主要经济体利差持续扩大,美元持续走强。2001年至2004年,利差下降,美元走弱。2004年至2006年,利差再次扩大,美元小幅走强。2006年后,美国与他国利差大幅回落,美元也持续走弱。”国泰君安分析师表示,“美元指数和利差走势背离比较严重是在2008年8月至2010年6月之间出现的,其主要原因是金融危机爆发后全球资金的避险需求造成美元的大幅波动。”
美元是低收益但比较安全的资产,在金融市场出现大幅波动时,投资者往往会选择持有美元,这种行为往往影响美元中短期的走势。有“恐慌指数”之称的VIX指数(芝加哥选择权交易所波动率指数)被广泛地用于反映投资者对金融市场波动程度的预期。VIX指数越高,则投资者预期后市波动程度越激烈。VIX指数与美元指数在一些时间段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尤其是在金融危机期间,风险大也是彼时美元走势与利差走势背离的主要原因。
短线机会犹存美国和其他主要国家的利差走势主要取决于经济基本面变化。国泰君安分析师指出,两个经济体经济增长速度的差异的变化是决定利差走势的主要因素。
不少人预计,下半年美元指数将陷入区间震荡。国泰君安分析师认为,美指可能将在73-80的区间震荡。李衡认为,短期内美指将在73-76之间震荡。
“短期内导致美元指数持续走弱的主因是美国债务上限问题和欧元区加息预期。美国债务上限最终将被提高,而欧元区加息预期弱化,因此,美元指数在短期内持续走弱的概率不大。”李衡表示。东方证券分析师周静也认为,地缘政治风险、欧债危机及其他突发事件引发的避险需求,可能会在短期内提振美元走强,“投资者可把握短线波段操作的机会”。
客服热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