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投资者 财经专栏作家曹中铭" src="http://i2.hexunimg.cn/2013-04-19/153353811.jpg" align=middle>
职业投资者 财经专栏作家曹中铭
文章内容为作者应和讯网专栏之邀,独家授权和讯网发布。和讯网邀请各界名家开设专栏,为读者提供趣闻博见。敬请读者关注更新。
日前,一则关于“' target='_blank' >证监会密会大摩,海外基金或大规模买入A股”的消息引起市场的强烈关注。据报道,一旦达成协议,并得到相关部门的批准,必将带动跟踪摩根士丹利资本国际(MSCI)指数的指数基金配置A股,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总量和单一QFII规模的限制都将面临重大突破。
如果此消息属实,那么将是监管部门引资的又一大举措。事实上,监管部门对引资还是非常重视的。如' target='_blank' >郭树清任证监会主席之后,引资成为其完善制度建设、大力发展债券市场之外的三大监管思路之一。而且,郭树清对于吸引机构投资者的加盟堪称不遗余力。不仅QFII的资格门槛被降低,程序更简化,而且像' 养老金、住房公积金、企业年金甚至于银行理财资金都在其力邀入市之列。也是在郭树清任期内,RQFII开闸放行,而其规模则短时间内快速飙升至2700亿元。
尽管前任证监会主席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但股市的表现明显差强人意。继2010年、2011年之后,去年的A股市场再次“熊霸全球”。不仅所谓的“钻石底”不堪一击,“玫瑰底”毫无抵抗之力,就连2000点这个极其重要的整数关口,也被轻松击穿,' 上证指数下跌至1949点的“解放底”才告一段落。
A股市场的发展,显然需要包括QFII、社保基金、保险资金等机构投资者的支持,但股市的表现到底如何,却不是机构投资者所能决定的。事实上,金融危机之后,' 美国股市已经恢复了元气,并且不断创出历史新高;曾经深陷债务危机阴霾的欧洲股市,股指也创出近几年来的高点,唯独GDP增速处于全球领先行列的A股,其指数离当年的历史性高点6124点还有相当大的距离。因此,虽然A股市场需要更多的机构投资者,但如果仅仅纠结于资金,显然不是明智之举。退一步讲,即使监管部门出台更多更优惠的政策引资,但市场如果没有财富效应,如果投资者的利益都得不到保障的话,机构投资者也不会投入资金。
当前的A股市场堪称问题多多,这也是股市近几年来一直低迷不振的主要原因。如上市公司的“圈钱”问题。股市的定位错误,导致A股市场成为“圈钱”者的乐园,却又是投资者的梦魇。' 新股IPO一暂停,在审企业即形成高高的IPO堰塞湖,导致监管部门不得不启动' 财务专项核查。即使如此,上市公司的“圈钱”行为并没有停止。统计显示,今年以来A股市场已有' howImage('stock','1_601166',this,event,'1770') 兴业银行(' 601166,' 股吧)、' howImage('stock','1_601800',this,event,'1770') 中国交建(' 601800,' 股吧)等253家上市公司通过增发、配股、发债等形式“圈钱”,募资近4700亿元,较去年同期3440.2亿元的再融资总额增长36.38%。这还是在IPO暂停的情形下,如果IPO重启,上市公司“圈钱”的力度无疑会更大。
再如包装造假上市问题。继绿大地、' howImage('stock','2_002525',this,event,'1770') 胜景山河(' 002525,' 股吧)、广东新大地之后,' howImage('stock','2_300268',this,event,'1770') 万福生科(' 300268,' 股吧)欺诈上市被曝光,再次给予投资者信心上重重一击。这几年来,新股' 业绩变脸愈演愈烈,折射出包装粉饰上市现象的日益严重。然而遗憾的是,即使是被中国证监会认定为“性质极为恶劣”的绿大地造假上市案,监管部门却无法责令造假者直接' 退市,对其保荐机构也没有采取撤销其保荐资格的处罚。
A股市场常常陷入大起大落与“牛”短“熊”长的泥潭,其实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下的结果。在监管部门纠结于引资入市的同时,更应该勇于向股市的深层次问题发起挑战。如果能够理顺好投资与融资、监管者与被监管者、制度建设与市场监管以及投资者利益保护与市场健康发展等四大方面的关系,A股市场才会有希望。笔者以为,监管部门与其纠结于引资,不如在上述四个方面多下功夫。
曹中铭:财经专栏作家,1995年入市。对证券市场有自己独特的认知和感悟。重视对政策面、时事热点的分析,为规范中国股市鼓与呼,关注中小投资者的苦与乐。他的文章得到中小投资者的认可,说出的他们的心声。
未经和讯网许可,任何机构、媒体、个人不得转载、发布此稿件,违者将依法追究相关责任。
【独家稿件声明】凡注明“和讯”来源之作品(文字、图片、图表),未经和讯网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者部分转载。如需转载,请与010-85650688联系;经许可后转载务必请注明出处,并添加源链接,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