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先有江山,而后才能有美人?国美下一步的战略要先抱得美人归,由原来的“规模—发展—效益”调整为“发展—效益—规模”。
随着" 三联商社(" 600898行情," 股吧)二股东光华天成浮出水面,并归还股权,连月来国美与三联的股权之争在迂回曲折中脉络渐渐清晰,国内家电零售商的又一场精心策划的博弈接近尾声。业内专家认为,国美控股三联将成定局。
“国美、三联、光华的人都是非常有智慧的,企业间的合作很正常,这叫合作共赢,以黄先生(黄光裕)、张先生(张继升)与朱先生(朱拉伊)的智慧,怎样共赢他们很清楚。”4月21日,国美副总裁兼发言人何阳青在接受本刊采访时说道。
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在虚虚实实的博弈中,国美已经稳坐国内家电连锁业头把交椅。按照商务部及中国连锁经营协会行业联合公布的《2007年中国连锁百强名单》,国美电器集团以1023.5亿元销售规模、1020家店铺的业绩位列第一。而位居其后的苏宁集团也不容小觑,其854.7亿元的销售额、632家店铺的业绩已经远远高于第三名的五星电器,而且苏宁的销售年增长率高达40%,比国美的18%高出1倍。国美、苏宁双寡头竞争的格局基本形成,而位列第三的百思买—五星阵营亦在伺机反扑。在此局面下,国内家电连锁将走向何方?
跑马圈地,江山不是半壁
在近年来的不断收购中,国美已经锻炼成了玩弄资本的高手,最好的佐证是去年对大中的收购战。在2007年12月,大中在距被苏宁正式收购前的几天,忽然宣布投入国美的怀抱。
然而,何阳青认为,从总体上来看,目前我国家电零售企业超过3万家,国美集团的占有率仅为15%,加上苏宁也不超过25%。参考发达国家的情况,美国消费电子零售巨头百思买等排名前4位的零售商市场占有率达到90%以上。在日本,家电市场份额主要集中在小岛、山田等四五家连锁零售企业手中。言下之意,国美虽然在国内家电零售商中居于绝对领先地位,但苏宁与之的竞争并非是目前市场上的主要问题。
与国美和苏宁分别合作多年的一个家电厂商负责人告诉记者,国美和苏宁之间由于频繁的人员流动,相互之间没有秘密可言,二者的区别除了份额以外,仅仅在于由两家企业领导人的性格不同导致的企业文化差异:国美是一副咄咄逼人的老大作派;苏宁则是绵里藏针、柔中寓刚的风格。
“无论是国美还是苏宁,目前最大的挑战是,如何找到真正与供应商共赢的模式。”国内家电业资深观察家刘步尘认为,供零关系虽然是老生常谈,但是在双寡头的竞争格局中,这一矛盾愈发突出。
渠道为王,愿打愿挨的博弈
“我们当然很担心,现在真正的全国连锁只剩下国美和苏宁,他们的议价能力更强了。”国内某家电厂商负责人告诉本刊记者。与国美等零售商之间的博弈,一直是笼罩在国内家电供应商心头挥之不去的乌云。
目前家电业零售商和供货商的结算仍然采取的是“流水倒扣”模式,而结算周期的长短则是决定供零关系的最敏感环节。该负责人认为,零售商控制厂商的流水,就相当于掐住了厂商的现金流,同时,零售商把这笔钱“拿去到处开店,扩张自己的势力范围。”国美与苏宁在过去的一年中,新店数目以每年超过20%的速度增加。以国美为例,其年销售额超过1000亿元,平均每月的现金收入则超过了100亿元。如此雄厚的现金流,成为其快速开店收购扩张的坚实后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