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讯
节后的首次公开市场操作无任何动静。尽管' target='_blank' >央行于周三就28天期正回购、14天期逆回购以及3月期央票的需求向公开市场一级交易商进行了询量,但原定于周四上午进行的例行公开市场操作则全面暂停,这是央票自5月初恢复发行后首度出现询而不发。
“可见央行主要还是以稳为主。”' howImage('stock','2_000750',this,event,'1770') 国海证券(' 000750,' 股吧)分析师范小阳昨日对本报指出,在资金面紧张的情况下,而且马上要面临半年考核的时点,按理央行会有所干预的,不排除央行采取SLO(公开市场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但这需要等到1个月以后才能知道。
Wind资讯统计显示,本周公开市场到期资金量为920亿元,其中周二到期520亿元,周四到期400亿元。本周的到期资金量较上周2020亿元大幅减少。由于端午假期,本周公开市场例行操作只有周四一天,在央行未进行任何公开市场操作的情况下,本周自然形成净投放资金920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央行自然净投放,但是资金面依旧吃紧。周四银行间质押式回购各品种利率全线上涨,隔夜品种加权平均利率上涨61.98个基点,7天期品种加权平均利率上涨41.85个基点,14天期品种加权平均利率上涨14.52个基点。
市场人士表示,尽管跨月的资金相对容易借到,但是由于价格偏高,机构更愿意拿短期资金;而资金面捉襟见肘已持续多日,随着季末时点渐行渐近,流动性或将面临考验。
' 申银万国表示,6月下旬流动性风险更为显著,7月财政紧缩周期和法定准备金补缴叠加,资金偏紧的时间可能持续至7月中下旬,需关注流动性紧张带来的调整压力。记者 刘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