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金融市场发生了很多事情,有一些是十分罕见的,比如:银行之间的结算出现违约,非常少见;隔夜拆借利率市场出现飙升,局部瞬间达到过30%;' 股票 市场大幅跳水。你可能也已经收到一些银行的短信,比如一个月期限的理财产品年化收益居然达到了6%以上,这些现象都不太正常,也证明了市场上资金面异常紧张的情况。此外,一些货币基金也出现了大规模赎回的现象,尤其是很多货币基金的B类份额,即机构投资的部分出现的赎回要远远大于普通投资者投资的A类份额的赎回情况。整个现象来看,就是“钱荒”导致市场上利率飙升、收益率上升、局部的违约。
除了一些季节性的常规原因(临近季度末、大量理财产品到期等)之外,更关键的是本届政府正在主动地、提早地降低杠杆,释放风险。从金融角度来看,' 美国在2008年开始降杠杆,通过长达5年的时间,其杠杆已降到2005年金融危机前的水平。
而中国这两年其实一直在加杠杆,增加货币投放,比如2008年的“4万亿”。加杠杆带来了严重的不良后果,流动性泛滥、各种资产出现泡沫、经济结构难以调整,因为始终有流动性为各类资产和投资做支持。实体经济越来越差,而金融类资产越搞越大,差距加大并越来越疯狂。而现在,中国加杠杆的路已经到了一个拐点,货币再投放对经济的刺激作用和边际效应已经大不如从前。从风险角度看,加杠杆带来的后遗症却越来越明显。
本届政府的决策是非常正确的,看得很透,杠杆不能再加了,而且要像美国一样,反过来降杠杆。提早挤破泡沫,让资金回归实业,把地方政府自身、银行以及其他金融机构的杠杆比率降下来是明智的。我个人认为,主动挤破泡沫,出现短期阵痛,付出些经济低迷的代价是值得的,等渡过这段经济周期,未来才可能会走上较好的发展道路。
后期,这样的局面或许还会持续一段时间。但中长期来看,主动挑破泡沫、让银行等金融机构降低杠杆,这对中长期的经济结构调整是有利的。希望管理层能顶住压力,坚持现在的政策,怕就怕' target='_blank' >央行最后妥协了,再次注入资金,那么可能就前功尽弃、功败垂成了。
现在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在放缓,这是正常的,也是好事。过去中国经济增长大部分是靠流动性带动的,增长质量有大的问题。股票 市场也一样,短' 期指数调整会带来很大的痛苦,但对于很多企业、上市公司却是一剂良药,逼着大家珍惜资源、加快调整。(作者系好买财富C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