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泡泡网和皓辰传媒(IT168)的整合,头衔有所变化的泡泡网创办人李想现在更多谈“
“汽车之家将在2009年实现三位数增长。”垂直网站是真正意义上的红海,没有技术或者资源上的壁垒,那么他是做成了一个之后意气风发,还是对这一领域有了更多的认识? 80后 李想,1981年出生于河北的石家庄。 这是恢复高考的第三年,父母同时考上了中国戏曲学院,于是只能将李想托付给了外婆。 外婆家在沧州市孟村回族自治县,此后七年,李想的记忆中多了赤脚在田野里奔跑,以及跟随曾经是军人的外公打麻雀的经历。 小学两年级的时候,李想回到石家庄。不过之后,父母始终给予他一定的空间,至少从事文艺工作的父母,没有近水楼台地如同其他家长一样,把他往这条路子上赶。 李想回忆起来,其实他小时候成绩还是不错的,中考时考上了当地的重点高中。不过,在高一的时候,也就是1997年,他拥有了一台属于自己的电脑,这是变化的开始。电脑花费了8000多块钱,配置是依据他的要求攒的,CPU是奔腾133。 那个时候,拥有电脑人的注意力在升级上面,李想也不例外,他在电脑城帮人装机器,赚到的钱又变成了硬件。在这个过程中,他开始熟悉电脑硬件,随之有了一些心得。 之后他发现,杂志上有关硬件测评的文章,他可以写得更好,于是写了一篇新年电脑硬件选购指南,投给《电脑商情报》,结果这篇5000字的文章被刊登,并且获得了500元的稿费,此后《电脑报》、《计算机世界》、《中国计算机报》开始频繁出现他的名字。《家用电脑与游戏》的编辑陈明辉事后说:“知道他是高中生,我并不惊讶,因为
1998年的时候,拨号上网的成本是,每小时八块钱的上网费加四块钱的电话费,不过到暑期的时候有了一项优惠举措,上网费降到了一元。于是李想开始网上冲浪,每月的电话账单有七八百块钱,对应高二时,每月一两千的稿费收入。 当时颇有影响的硬件网站是飞翔鸟,李想在熟悉之后有了看法,比如有些内容两三天才更新,他认为他可以做得更好,应该在年末,他的个人站“显卡之家”上线了。 接下来他就如同是众多个人站长一样,每天早上五点起来查阅资料,放学后到电脑城借硬件,晚上做好测评,更新内容及投稿,第二天再还回去,周而复始。访问量由最初的每天200人,三个月后增长到7000人。 此时一心希望未来成为IT媒体编辑的他发现,其实他已经有了更自主的话语权,一些厂商发来样品供其测评。“有一次一款显卡的BIOS有问题,我写出文章后,厂家把这批显卡召回了。” Media999是当时的一家网络广告联盟,找到李想表示,放置广告显示一万次可以支付10元钱,当时正处于网络股泡沫期,众多的网站要做大流量,于是李想就放了他们的广告,第一个月获得6000多元广告收入,对应他的父母月薪不过一千多。 此时,李想作出了放弃高考的决定,当然前期的铺垫使得周围人不觉得特别突兀,限于他此时的成绩,机会成本也不高,父母只是让他确认是否真的那么打算,他说是。 搭档与团队 “无兄弟,不蓝球。”实际上,此时,李想的创业前景并不乐观,架设网站需要技术支持,同时他没有销售背景,更重要的是,他毫无管理经验。 “我不懂怎么写代码和管理服务器,在第一天我就想找这样的一个人。当时在网上认识了一个非常聊得来的朋友……”这个人叫樊铮,1977年出生,也是石家庄人,毕业于河北科技大学计算机系,当时在深圳的一家杂志社工作,“跟我一起创业吧,那哥儿们特别好,就跟我一起创业了。” 对股份两人做了君子协定,“一上来的时候我占了60%的股份,他占了40%的股份。”业务也做了分工,此后,樊铮从ASP、net、net2.0一路钻研,保证了网站的技术实现。 高三及毕业之后的广告收入及稿费,李想有接近10万元的积蓄,这是他的创业资本。“显卡之家”显然是过于局限了,于是注册了域名pcpop.com,不过逐渐,用户都喜欢称为“泡泡”,于是就叫“泡泡网”了。 2000年7月,媒体关注到这家创业公司,有一篇《为了前途不上大学的创业者李想》的报道:石家庄市西南的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大学科技园内,3个年轻人在9楼的一间办公室里经营着他们的希望…… 在这一报道中,记者同他们讨论了网络股泡沫的破灭,“有观点认为今年的下半年将进入网站的大淘汰阶段,70%以上的网站会被淘汰掉,你觉得你的网站能够生存下来吗?”当然此时年轻人们还意气风发……很快,李想就切身感受到了,之前通过广告联盟获得的收入一下子从接近两万归于零。在那个艰难的阶段,李想和樊铮两人拿八百一千的薪金维持着,这些钱还是来自于稿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