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关将至,年终奖又成为网上热聊的话题,各种数字满天飞,多得让人羡慕嫉妒恨者有之,少得让人心生同情者亦不少。真可谓是几家欢喜几家愁。的确,现在的年终奖存在着极大的分布不均,一汽大众一发就是27个月工资作为年终奖,大学教授不如银行新人。而一位今年刚毕业的北京' howImage('stock','1_600036',this,event,'1770') 招商银行(' 600036,' 股吧)基层信贷员表示,自己工作了不到半年,年终奖大概有2万左右,他的同学去了' howImage('stock','1_601998',this,event,'1770') 中信银行(' 601998,' 股吧),年终奖有10万。根据某人力资源网站发布的数据,去年北京地区年终奖人均金额为5008元。据了解,金融保险、地产、能源行业年终奖都要远远高于这一数字,效益好的银行中层员工也能拿到6位数的年终奖。
年终奖的差距,其实是行业收入差距的投射,是我国分配体系中“屁股决定腰包”现象的写照。' target='_blank'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劳动工资研究所本月初公布的报告显示,我国行业间工资差距扩大,平均工资最高的行业是金融业,70146元;最低的农林牧渔业,16717元。最高与最低之比为4.2∶1。而在上世纪80年代,我国行业间工资收入差距只为1.6—1.8倍,目前,世界上多数国家行业间差距在1.5—2倍左右。
一边是“屁股决定腰包”的怪现象,收入高低靠的不是聪明才智和勤奋劳动,而是靠“抢身份”和“抢行业”;一边是各种形色繁多。大家比较认同就有白色、黑色、灰色、血色、金色5种“颜色收入”。这些收入,我们又如何能够知晓?
对于高得离谱的年终奖,我们的情感是复杂多样的,“羡慕嫉妒恨”恐怕不能完全概括。不过,现在的年终奖往往有些是以让人羡慕的形色故意透露给公众,有些是在网络上晒出来的,有些是被记者“逼”出来的……这些年终奖的发放,无论高还是低,都是以一种相当模糊的形式出现在我们眼前,请问,我们知道我们所在城市市长的年终奖吗?当收入未能完全透明起来,当年终奖仍然成为“传说”,其实是很纠结的事,对于年终奖,我们不怕过高,最怕的是不透明。能否让年终奖先透明起来?还有多少年终奖我们无法“羡慕嫉妒恨”?
郭文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