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 新
金融网 ·" 理财工具 · 正文
当前
金融体系有哪些“灰犀牛”?我们离“灰犀牛”还有多远?
2017-08-07 09:22 微信公众号:苏宁财富资讯 石大龙 1
摘要在“灰犀牛”这个词火了以后,都在谈要如何防范“灰犀牛”,不过诸如你我等吃瓜群众虽然知道了灰犀牛这个词,却并不知道要防范哪些灰犀牛,今天来给大家分析一下目前我国
经济金融体系中存在哪些潜在的“灰犀牛”,我们离“灰犀牛”还有多远。
前不久,人民日报头版的一篇评论员文章让“灰犀牛”这个词火了。“灰犀牛”不是随机突发事件,而是在一系列警示信号和迹象之后出现的大概率事件,通常用来指代系统性
金融风险。
在“灰犀牛”这个词火了以后,都在谈要如何防范“灰犀牛”,不过诸如你我等吃瓜群众虽然知道了灰犀牛这个词,却并不知道要防范哪些灰犀牛,今天来给大家分析一下目前我国
经济金融体系中存在哪些潜在的“灰犀牛”,我们离“灰犀牛”还有多远。
灰犀牛1:
银行资产质量与盈利能力双降
2012年以来,我国
银行体系出现信贷资产质量与盈利能力双降的局面。信贷资产质量下降体现为各类
银行的不良贷款比率均快速上升。其中,农商行的不良率持续高于其他各类
银行,国有
银行、股份制
银行、城商行的不良率则交织上升。2016年三季度以来,国有
银行、农商行、外资行的不良率开始出现回落,但是股份制
银行、城商行不良率呈现继续上升态势。而且,总的来说,各类
银行的不良率仍处于较高水平(参见图1)。

金融体系有哪些“灰犀牛”?我们离“灰犀牛”还有多远?" />
与不良贷款率上升相对应的是商业
银行体系拨备覆盖率的下降。从2014年以来,我国各类商业
银行的拨备覆盖率均出现了100个百分点左右的大跌(参见图2)。尽管目前各类
银行的拨备覆盖率高于100%(意味着
银行总体上
风险仍可控),但
银行资产质量与抗
风险能力的下行
趋势仍不容忽视。

金融体系有哪些“灰犀牛”?我们离“灰犀牛”还有多远?" />
直观上,“高
风险往往伴随着高
收益”。然而,2012年以来,我国的商业
银行在承担
风险上升的情况下,盈利能力却出现了下滑(参见图3)。2012年以来,我国商业
银行的净
利润增速和
资本利润率都出现明显的下滑。虽然,2016年以来,净
利润增速的下滑
趋势有所企稳,但
资本利润率的下行
趋势能否企稳尚需观察。盈利能力下降直接削弱了
银行体系自主抵御
风险的能力。
银行信贷资产质量与盈利能力的双降增加了我国
金融体系的潜在系统性
风险。

金融体系有哪些“灰犀牛”?我们离“灰犀牛”还有多远?" />
灰犀牛2:影子
银行有卷土重来之势
影子
银行体系是正规
银行系统之外作为信用中介的实体和活动。在中国,影子
银行包括理财产品、
信托贷款、
融资性担保公司等业务或
机构,它们对存款
银行的信用中介功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替代,从而导致所谓的“
金融脱媒”现象。
影子
银行的规模可以通过社会
融资总量中委托贷款、
信托贷款、未贴现
银行承兑汇票部分来近似反映。
2012年以来,影子
银行融资占同期社融的累计比重最高接近40%。在2014年加强对影子
银行的监管以来,影子
银行的规模有所下降。但今年以来,影子
银行的
融资比重再次跃升,占社会
融资规模的比重超过30%,有卷土重来之势(参见图4)。

金融体系有哪些“灰犀牛”?我们离“灰犀牛”还有多远?" />
由于受到的约束、监管相对较少,影子
银行的产生实际上就存在规避监管的考量,个体理性行为转化为集体非理性的概率相应更高。在
经济扩张时,影子
银行融资增加,容易加剧
经济过热,推高资产
价格,导致资产泡沫
风险的累积;在
经济下行期间,影子
银行融资收缩,又容易加速资产
价格下跌,导致违约
风险发生。此外,影子
银行还大量存在期限错配和
风险错配等现象,容易引起信用
风险在
金融体系内的传染。因此,当前我国影子
银行体系的卷土重来也是当下
金融体系的“灰犀牛”之一。
灰犀牛3:房地产
价格居高不下
房地产
价格居高不下可以说是当前我国
经济金融体系中最主要的潜在系统性
风险。房地产
价格持续上涨从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都对系统性
金融风险存在重要影响。
需求方面,房地产
价格居高不下导致购房者的
债务负担承重。如果房产
价格转而出现快速下降,房产抵押价值不足可能导致房贷违约,从而造成
银行出现坏账损失。
供给方面,房产
价格居高不下带来土地
价格持续上涨,从而导致房企的开发贷款相应增加。同样,如果房产
价格转而出现快速下降,房企销售收入下滑可能导致房企的房地产开发贷款、房企
债券等出现违约。
更进一步,一旦购房者或者房企出现违约情况,
银行变现抵押资产又会造成房价的进一步下行,从而出现“泡沫破灭-
债务违约”的恶性循环。
2015-2016年我国房价水平的较快上涨,对应着同期居民中长期贷款大幅上升(参见图5),说明居民部门的长期
债务负担显著加重,而居民
债务负担加重又提高了房价下跌时抵押贷款违约的可能性。

金融体系有哪些“灰犀牛”?我们离“灰犀牛”还有多远?" />
实际上,在2014-2016年,人民
银行每年发布的《
金融稳定报告》中都提供了上一年商业
银行房地产贷款的敏感性压力测试,以验证出现房地产
价格快速下降时商业
银行不良率增加的情况。
然而,2017年的《
金融稳定报告》并未公布2016年底的
银行业压力测试
数据,只说明2016年底
金融机构房地产贷款余额26.7万亿元、占各项贷款比重较上年末提高2.7个百分点达25.0%;2016年全国新增房地产贷款5.7万亿元,同比多增2.1万亿元,累计新增金额占同期新增各项贷款的比重为44.8%。
考虑到2016年房价、抵押贷款、居民中长期
债务负担都有较大上升,当年
银行压力测试
数据不公布,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
银行体系房地产相关
风险状况有所恶化。因此,房地产
价格的高企实际上就是我国当前
经济金融体系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也是最大的“灰犀牛”。
站在目前这个时点,这三大“灰犀牛”是客观存在的,鉴于这些“灰犀牛”会直接影响我们所持有资产的价值,因此,我们吃瓜群众需要密切关注这些潜在“灰犀牛”的演变
趋势,提前做好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