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讯 记者 沈梦雪
春节前夕,跨年理财产品脱销热卖,似乎预示着银行理财产品的火爆行情将会延续到龙年。果然,记者昨日走访沪上部分银行网点发现,春节刚过,很多市民都围着柜台咨询或购买理财产品,其中不乏拿着年终奖寻找理财方向的年轻白领。而银行方面也早已争先恐后地推出各种理财产品来迎合市场需求。
市民热追理财产品
七天长假刚过,记者就陆续收到了多家银行发来的理财产品发售信息,其预期年化收益率都在4.8%-5.5%之间,可见新年伊始,银行业的理财产品战役就已悄然拉开帷幕。
而昨日,记者在走访了几家银行网点后也发现,市民对于年初上来的银行理财产品也比较青睐。“我是昨天收到银行发来的短信,今天就立马赶来了,这次33天预期年化收益率达5.0%的产品感觉不错,就认购了一份。”一家国有银行网点的大厅里,市民王先生告诉记者。而在另一家股份制商业银行网点的大厅里,一位张小姐则向记者抱怨:“中午好不容易有空跑出来想买份理财产品,没想到还是错过了,理财经理告诉我两天时间就全部抢光了。”
银行方面,一家位于淮海路上的' howImage('stock','1_601988',this,event,'1770') 中国银行(' 601988,' 股吧)网点工作人员也告诉记者:“节后刚上来的这两天销售情况确实不错,新老客户都有。老客户多是节前认购的产品到期了,前来续签的,还有不少是一收到银行发出的短信就立刻电话来预约的;而新客户则多是为节日期间用剩下的闲置资金寻找理财方向的。目前我行推出2、3个月的短期理财产品收益都在5%左右,比较受市民追捧。”
短期理财产品收益高
纵观几家银行节后新推出的理财产品,记者发现期限越短的产品收益越高。比如' howImage('stock','1_601818',this,event,'1770') 光大银行(' 601818,' 股吧)推出的两款短期低风险理财产品就出现利率“倒挂”现象,三个月期的预期收益反而比两个月期的低,记者询问银行方面,得到的回复是节日促销活动。对此,一位银行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主要是过好年上来,各单位公司都发了年终奖,一些银行认为这是一个不错的商机,就针对客户的年终奖金上推出一些特别活动,适量调高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以此来吸引客户。”
此外,记者还发现不少银行2月份发行的理财产品也已经纷纷出炉,5万元起购保本类的理财产品,投资期多为1个月以上,收益率多在4.7%左右。多位理财经理都向记者表示,目前短期理财产品依然很走俏。
闲置资金可选中长期产品
不过,虽然银行短期理财产品的收益颇为诱人,但理财师建议,岁末年初,股市走势还不明朗、房地产市场也依然受宏观调控,市民在理财投资中还是应以稳健配置为主。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理财师陆芸向记者分析,去年' target='_blank' >央行连续' 加息引起不小反响,而今年未来一段时间加息的可能性不大,其降息的概率在不断加强,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下,建议客户若有资金较长时间不用,可选择中长期的理财产品进行投资。另外,当前三年期银行定期利率已达5%,客户也不妨在自己的理财投资中进行适量配置。
而在选择产品时,陆芸也提醒应货比三家,除了注重产品收益外,还要留意并比较一下产品的募集期、起息日以及到账时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