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2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比涨幅3.2%,而目前一年期存款利率为3.5%,百姓实际存款利息收益为0.3%。这意味着存款实际利率开始转正。2010年2月,CPI上涨2.7%,超过当时2.25%的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由此进入“负利率时代”。时隔两年,我们终于暂时告别了“负利率”,那么,选择银行储蓄的居民是否会越来越多呢?理财和投资的思路又该做出哪些调整呢?
家庭保障需放首位
盲目投资,带来的资产缩水可能甚于通胀
任何形势下,都不存在对所有人都适用的一种理财方式
选择适合自己的理财方式最重要
动态查访
长春选择储蓄的居民多了
3月10日,今年第一期储蓄国债发行。东南湖大路某银行网点内,本想购买储蓄国债却未抢到额度的李女士,将账户里的5万元直接存了1年期的定期存款。
“反正现在存定期也不吃亏,还能赚一些,所以不想去买高风险的产品。”在61岁的李女士看来,存钱少赚点儿就行,总比投资看走眼赔了本儿强。
李女士说,她也考虑过钱存银行面临“缩水”的问题,但一直没找到适合自己的投资理财渠道。投资股票 风险太高,而基金等理财产品自己年龄大了搞不懂,看着介绍的预期收益挺不错,但又怕不准。就在犹豫不决时,得知利率“转正”了,就决定保守点,干脆把钱存银行。
跟李女士的做法差不多,29岁的顾晓蕾目前家庭存款18万元,全部是银行储蓄。“以前行情好的时候,也买过股票 、基金,但后来都陆续撤了。”顾晓蕾认为,自己的小家庭还处于资本积累阶段,钱存在银行最稳妥。尤其是现在储蓄跑赢了“CPI”,少了一些存款“缩水”的后顾之忧,不如这么存着。
“跑不过" 刘翔,但要跑赢CPI。”随着负利率转正,促使不少市民重新拣起了银行储蓄这一传统而又简单的理财方式,让资产保值,获得稳健收益。
据统计,2月份人民币存款余额81.74万亿元,当月增加1.60万亿元,同比多增2824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增加1644亿元。
深度透视
“利率已转正”你信吗
所谓“正利率”、“负利率”,其实是看银行挂牌利率扣除通胀后的实际利率是正还是负。计算方法通常为:实际利率=一年期银行存款利率-当期CPI。存款利率和通胀率,两者均是动态因素,那么,用2月份的CPI对比当前存款利率,得出的“正利率”能否持续?近日,本报联系了多位经济学界权威人士为您深入解读。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赵锡军
高利率与高收入难兼得
我们所说的正利率或负利率,都要结合两个指标和其走势,即存款利率和通胀率,看两者是否差距拉大或缩小。
利率和通胀率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把利率提上来通胀率可能就会下去,百姓存款的实际利率就会高一些,形成“正利率”。但这种情况可能会影响到经济增长,就业会受到影响。所以,从某种程度上对于老百姓而言,既想要一个高的存款利率,又想要一个高的收入,两者难以兼得。
从整体情况来看,今年宏观调控的效果要明显一些,通胀压力要比去年稍小。不过,由于今年国际环境变化较大,现在还很难明确判断全年的通胀数据。只能说,如果继续坚持宏观调控政策基调,今年稳定物价的目标还是能够实现的。
已经进入“正利率时代”
长期的“负利率”是不正常的现象。目前很多国家实际利率也都是负的,这都是为了应对金融危机的结果,并非常态下的情况。
CPI暂时降到3.5%以下不代表什么,从长期来看,利率市场化的过程应该是推动“正利率”的过程,另外预期全年CPI会在3%以内,可以说现在我们已经进入了“正利率时代”。人民币利率正在走向市场化,改革的结果是,资金价格由市场决定。
处于正利率时代,对于低收入阶层来说,最好是把钱放到银行,或者是买理财产品,不要进入股票 市场和其他资本市场;对资金充裕者来说,需要进行资产配置组合,至少在“正利率”的情况下,相当一部分钱是可以放到银行储蓄存款里面的。
推荐阅读
" 利率转正理财品收益下跌 专家建议延长投资期
" CPI降温负利率没了 理财收益走下坡路
" CPI回落负利率扭转 买理财产品锁定长期品种
" “负利率”转正 银行理财收益或下调
" 两年负利率时代宣告结束 专家支招怎样理财
" 理财产品收益紧跟市场利率
和讯理财案例库 破解家庭财务困惑 " 点击进入
我有理财需求 " 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