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物价上涨、资产缩水,不少手有余钱的市民纷纷购买高收益理财产品。不过,有不少市民面对种类繁多的理财产品不知道如何甄别和挑选适合自己的理财产品。理财师建议,市民买理财产品不仅要看收益率更要注意风险,选择适合自己的产品。
案例
收益缩水超六成不及定存
“去年9月15日买的一款理财产品,实际年化收益率只有1.6%,较银行工作人员宣称的预期最高收益率4.3%,缩水超过了六成”。昨日,家住长安区的市民周先生对记者表示,他去年在长安路某银行网点购买的8万元的银行理财产品,到期后获得的收益根本达不到预期收益。“按照银行宣传的预期收益4.3%计算,153天投资周期结束后应得收益1441元,而最终只有548元收益,少了893元”。
据银行工作人员介绍,周先生所购买的理财产品是2010年10月12日成立的,主要投向为国债、" 央行票据,属于中等风险产品。这款产品是不固定期限收益浮动的理财产品,每月15日可赎回。
除了收益缩水,周先生还无奈地表示,这款产品9月15日结束,然而9月21日才到账,期间相差6天。“这意味着,投资者资金被占用,而期间不产生任何收益,收益率将大打折扣”。记者调查发现,周先生的遭遇并非个例,不少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均存在这种问题。银行从中赚得了不少好处,投资者却无形中遭受了损失。
支招
怎样挑选银行理财产品?
近年来,随着理财观念的深入,理财产品市场也异常火爆,仅上月银行理财产品发行量就达到了1899款。" 兴业银行(" 601166," 股吧)经济技术开发区支行理财师党京建议,市民买理财不仅要看收益率更要注意风险,可从以下五个方面考虑,挑选出适合自己的理财产品。
党京表示,市民购买理财产品,首先要看产品的类型。看它是保证收益型的,还是非保证收益型的;是固定收益型的,还是浮动收益型的。保证收益型产品是银行理财产品中风险最低的。非保证收益型产品的收益是浮动的,一般能给客户带来更多的回报。这种产品的风险要比保证收益型产品高一些。
其次,要看产品的挂钩对象,也就是投资方向、投资范围。挂钩对象可以是汇率、利率、黄金,也可以是" 信托项目、股票 、基金、" 期货等。如果投资者看好相关投资领域,或者受到某种限制,无法直接进行投资,便可以选择挂钩这些领域的理财产品。
第三,要看投资期限和资金到账时间。投资期限一般从三个月到三年、五年不等。一般来说,投资期限越长收益越高。此外,投资者在购买短期理财产品以后,在产品到期或提前赎回时,不同银行的资金到账时间不相同。
第四,还要看产品的流动性,注意提前终止权。有的银行规定投资者在购买了短期理财产品以后,无权提前终止(赎回)该产品,但银行有权提前终止该产品。如果投资者对资金流动性要求相当高,那么一定要注意这方面的条款,大多数理财产品约定客户是不能提前终止的。
最后,对于购买的时机,投资者应该尽量在月末或季末购买。
动态
上月银行理财产品
“量增率降”
银率网最新统计显示,2月各商业银行共发行理财产品1899款,各期限产品发行量均有不同程度增加,但收益率出现普降。其中,投资期限小于1个月的理财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率为3.9%,较1月下降0.2个百分点,投资期限为1至3个月的理财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率为5.0%,下降0.2个百分点;3至6个月理财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率为5.3%,下降0.2个百分点;6个月至1年投资期限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率为5.9%,与1月持平。
普益财富的统计数据也显示,2月份该类产品的平均收益率已经下降至4.06%,3月份至今该类产品的收益率进一步下降至3.4%。
兴业银行理财师党京建议,随着降息预期和市场流动性增强,短期理财产品的优势不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投资者手上资金宽裕,建议配置6个月以上的中长期产品。“上半年买理财产品比下半年买更划算,可以提前锁定一些高收益理财产品,将为投资者赢得最大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