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本单纯的象牙塔被无处不在的
金融陷阱侵袭,大学生群体成为不法放贷方口中的“肥羊”。银监会终于出手了↓↓
近来,大学生陷入“贷款”陷阱的事件频频见诸报端,自杀、离家出走、卖身还债……原本单纯的象牙塔被无处不在的
金融陷阱侵袭,大学生群体成为不法放贷方口中的“肥羊”。银监会终于出手了↓↓
银监会: 禁止向未满18岁的大学生提供网贷!
银监会近日发布《关于
银行业
风险防控工作的指导意见》。《指导意见》指出,要稳妥推进互联网
金融风险治理,促进合规稳健发展。重点做好校园网贷的清理整顿。禁止向未满18岁的在校大学生提供网贷服务。

一是持续推进网络借贷平台(P2P)
风险专项整治。严格执行《网络借贷信息中介
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和备案登记、资金存管等配套制度,按照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要求,稳妥推进分类处置工作,督促网络借贷信息中介
机构加强整改,适时采取关、停、并、转等措施。
二是重点做好校园网贷的清理整顿工作。网络借贷信息中介
机构不得将不具备还款能力的借款人纳入营销范围,禁止向未满18岁的在校大学生提供网贷服务,不得进行虚假欺诈宣传和销售,不得通过各种方式变相发放高利贷。
三是做好“现金贷”业务活动的清理整顿工作。网络借贷信息中介
机构应依法合规开展业务,确保出借人资金来源合法,禁止欺诈、虚假宣传。严格执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间借贷
利率的有关规定,不得违法高利放贷及暴力催收。
校园贷的那些黑历史
近年来,大学生陷入“贷款”陷阱的事件频频见诸报端,自杀、离家出走、卖身还债……原本单纯的象牙塔被无处不在的
金融陷阱侵袭,大学生群体成为不法放贷方口中的“肥羊”。
“裸贷”
一些不法放贷方,以互联网
金融和社交工具为平台,引诱年轻女性手持身份证件拍摄下自己的裸体照片(甚至更为不雅的色情视频),在线提交给放贷方作为质押物,以换取短期小额高息贷款的地下借贷方式。在这种借贷中,年轻女性提交的裸体照片和视频被称为“裸条”。
媒体调查显示,参与“裸贷”的年轻女性们用“裸条”换来的,通常是不过三五万元甚至不到千元人民币,一般用以满足她们日常生活里的种种浮华的消费;而她们一旦不能按规定时间连本带利还款,放贷方就会以公开“裸条”并联系其父母亲友等手段相要挟,迫使她们从事由放贷方所指定的色情服务,实现以性抵账。|
“利滚利”
福州一大学生,借款八百元,利滚利后,现在负债累计到二十万。在这张借款协议上,借款金额写的是5000元,月息2%,即年息24%。除此之外,该大学生还向另一放贷人借款8000元,期限7天,利息1500元,由于逾期4天,每天利息1000元。
从800元到20万,这校园贷款里究竟隐藏着什么套路?
套路一:额度小,期限短。
“额度小”是为了迎合大学生的借款需求;“期限短”是为了间接提高贷款利息,而且短期的总利息看起来不会很高,大学生也比较容易接受。但如果真正计算贷款成本,费用是非常高的,因为它还包括了手续费及其他费用。若借款学生未按时还款,日益累积还款能力将受影响。
套路二:砍头息。
所谓砍头息,是指给借款人发放借款时,贷款公司(或贷款平台)会从本金中扣除一部分钱,这部分钱就是“砍头息”。比如甲借给乙5万,但在付给乙钱时候,甲将扣除5000元作为利息,也就是说,乙实际拿到手的钱只有4.5万。
套路三:还不起款?给你介绍还款路径
若借款学生还不起款,放款人会主动为其介绍路径,而该路径就是向另外一家贷款公司借钱,还上一家公司的欠款,这就意味着借款人将签下更高额的欠款合同。这样一来,借款人的
债务就越滚越高。
套路四:规避法律
风险作假流水
由于高利贷是不受法律保护的,为了规避这一
风险,一些贷款公司先将承诺的款项打入借款人的
账户,然后再让借款人取出来,再从中取走一部分钱,所以最后借款人拿到手的钱并没有承诺的那么多,但实际还款金额却是承诺的借款数额。
银监会警示
银行业
风险防控十大重点领域
银监会10日发文明确当前
银行业
风险防控的十大重点领域,提出要重点关注逾期90天以上贷款与不良贷款比例超过100%、关注类贷款占比较高或增长较快、类信贷及表外资产增长过快的
银行业
金融机构。
银监会警示的十大
风险包括:信用
风险、流动性
风险、房地产领域
风险、地方
债务违约等传统领域
风险,
债券波动、交叉
金融产品、理财业务、互联网
金融、外部冲击等非传统领域
风险以及重大案件和群体事件
风险。其中,加强信用
风险管控位列十大
风险的首位。
如何识别互联网
金融陷阱?
在银监会提出的十大领域中,大家最为常见的应该就是互联网
金融了。它虽然出现的晚,但是借助网络大潮却迅速普及。可是在发展的同时,暴露的
风险也非常多。那么,我们的
投资者该如何来识别和应对这些陷阱呢?
一看平台是否有资质。
比如网络小贷平台应该有网络小贷的牌照。P2P网络借贷,需要按照监管要求做好资金存管和相关电信业务备案。
二看
收益率。
如果网贷平台或网络理财平台承诺过高的
收益率,且保本保息,那
投资者就要提高警惕。
中国互联网
金融协会研究部负责人 肖翔:(
投资者)应当认真了解此产品的合同内容,不能盲目跟风,只看
收益,不看
风险。
三是看平台是否有保护你的技术手段。
比如你的个人信息及个人
数据等。
此外,如果有P2P网贷平台,进行自融、自担保、设立资金池、发放贷款、和发售
银行理财等行为的,也要引起注意,因为这些都是监管办法禁止P2P从事的领域。
专家还提醒,如果
投资者遭遇了互联网
金融的诈骗或者跑路,应尽快采取措施,把损失降到最低,同时保存好相关证据,及时报警,协助警方做好调查。
注意:现在公众号有置顶功能了,大家把微信更新到最新版本,点开“腾讯
财经”公众号,点“置顶公众号”键,就可以将我们置顶了。此外,您还可以将腾讯
财经添加到桌面,这样,您就可以第一时间发现我们。
来源:央视
财经、整点
财经、银监会网站、潇湘晨报
【本文为合作媒体授权投资界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投资界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及原出处获得授权。有任何疑问都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