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31日,四大行2016年业绩悉数披露完毕。腾讯财经梳理发现,已经有银行的净利润首次出现负增长;也有银行的利息净收入首次出现下降;还有银行的拨备覆盖率已经降至史上最低。 对于当前的银行业而言,如何有效遏制不良双升的局势?如何在净息差持续收窄的环境下,迅速提高非息收入占比?如何在住房信贷踩刹车之后,将腾出来的额度投入到有效信贷需求中去?这些均是2017年面临的严峻挑战。 净利润首次出现负增长 按照资产规模来看,四大行的排序已变为工、建、农、中,其中,银行在2016年迈入“20万亿俱乐部”。 最赚钱的银行2016年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为2782亿元,日赚7.6亿元。不过,四大行的净利润增速已经都降至2%以下。 值得一提的是,银行2016的净利润增速为-3.7%,这也是国有大行自上次以来首次出现净利润负增长。对此,中国银行副行长利润增速出现负值的主要原因。 天量住房信贷“急刹车” 过去两年中国的楼市不断升温,个人住房信贷规模也创下“天量”。据腾讯财经统计,2016年四大行新增个人住房信贷达到2.7万亿元,个人住房信贷余额超过12万亿元,四大行新增个人住房信贷占全部新增个人贷款的比例,均在7成以上。 其中,建行不论是从住房信贷总量还是新增规模上,均保持了同业第一的传统优势。 不过,随着2017年各地持续出台楼市调控政策,银行住房信贷增速也将“踩刹车”。从各家银行在业绩发布会上的表态来看,2017年银行将继续执行差别化的信贷政策,支持合理自住的购房需求,控制投资性房贷规模,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 而据腾讯财经了解,在监管层的窗口指导下,2017年银行的住房信贷规模同比和环比都将减少。 “预计2017年住房信贷新增量不会超过去年。”农行副行长郭宁宁在业绩发布会上介绍称。 不良分化难言见顶 从不良贷款情况来看,四大行开始出现分化。其中,仅建行一家银行出现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贷款率“双降”局面。建行在年报中称,该行资产质量改善势头巩固,逾期贷款和不良贷款剪刀差为负5.91亿元,自2012年以来首次转为负值。 工行、中行则均为“双升”,但不良率仍然低于1.74%的行业平均水平,此外,作为不良先导指标,两家银行的关注类贷款占比也均处于上升趋势。 工商银行董事长易会满表示,工行不良双升与2016年实体经济下行,以及工商银行的工商企业贷款比重较高有一定的关系。 但他同时提示道,工行2016年第四季度在发生一些积极的变化:不良贷款余额在减少,剪刀差不断缩小,拨备覆盖率也有小幅度的回升。“资产质量稳中向好的态势已经显现,已经出现转折的曙光。我们预计今年资产质量比去年会更好一些。”他说。 中国银行首席风险官潘岳汉则不认为2017年能非常乐观,“对不良要持谨慎的态度,要持续进行观察。” 此外,除了前述中行的拨备覆盖率有较大幅度提升外,其余三家银行的拨备覆盖率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少。其中,工行的拨备覆盖率同比减少19个百分点至136.69%,远低于150%的监管红线。 对此,工商银行行长谷澍对外解释称,商业银行150%的拨备覆盖率确实是监管部门的要求,但同时,监管部门也在考虑拨备覆盖率每年的动态值应该在什么地方,可以根据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而有适当的调整。 息差收窄 营业收入承压 近两年银行的净利差持续收窄,这对于仍然以利息净收入为主的银行业而言,是一项不小的挑战。 腾讯财经梳理发现,四大行在2016年的净利差下降了29—43个BP不等,利息净收入也普遍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降。 究其原因,央行自2015年以来的连续五次降息,和2016年5月开始实行的“营改增”,是净息差收窄的两大主因。 张青松介绍称,如果剔除“营改增”价税分离的影响,中行2016年的净息差为1.92%,高于现在的1.83%。 在他看来,美元加息、国内市场化利率上行,这些都是2017年息差有望改善的积极因素。但同时,由于利率市场化全面开启,竞争加剧,银行依然困难重重。 这意味着,短期无法扭转息差收窄困局的银行,接下来只能依靠提升非利息收入占比,来保持相对靓丽的财报。目前四大行中,中行的非利息收入占比最高,达到37%,农行、建行均在30%以下。 建行风险管理部总经理认为,因为一些收紧的因素,预计2017年的非利息收入增长会更加困难。例如,目前央行规定客户只能在一家银行开立一个账户,这意味着银行光账户管理费就将减少10亿元,此外,还有取消异地转账汇款收费等减值因素的影响。 在他看来,下一步银行需要开辟新的业务收入,包括电子渠道、托管、委外、财务顾问等方面的收入。 MPA考核均落入B档 从2016年开始,央行将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和合意贷款管理机制升级为“宏观审慎评估体系”(Macro Prudential Assessment, 以下简称MPA)。一共分为七大类十四项指标,根据考核结果将银行分为A\B\C三档,对于考核不达标的银行,央行将采取处罚机制。 农行行长赵欢在业绩报告会上主动透露,去年央行按季度对农业银行进行了四轮考核,都是在B档。 建行首席财务官许一鸣则表示,建行和同业的考核都在统一档次,“据我所知,没有人进A档。” 在赵欢看来,MPA考核既传承了原来两大考核机制,也有新的创新。过去是盯住狭义贷款,现在改为广义的融资,包括贷款,证券,投资、回购等一些宏观审慎关键的指标。他认为,MPA考核有利于进一步完善宏观审慎的政策框架,防控系统性金融风险。 理财规模不会收缩 从2017年一季度评估开始,央行正式将表外理财纳入广义信贷范围,以合理引导金融机构加强对表外业务风险的管理。此外,央行会同三会正在制定统一的资产管理产品标准规制,银监会的理财新规也已经基本成熟,在日趋严格的监管之下,未来银行的理财规模是否会调整? 许一鸣在业绩发布会上介绍称,2016年建行的理财产品规模已经突破两万亿元,结构也非常好,其中保本型理财产品比例仅为15%,超过预期。他表示,2017年理财规模不会收缩,“能做得更好”。 在他看来,将表外理财纳入表内管理,会对理财标的有一些影响,但对国有大行来说影响并不大。 易会满也提到,工行不管表内还是表外业务,发展都非常稳健,对他们来说,加强监管是利大于弊,有利于理财业务整体的稳健发展。因此,理财规模不存在收缩的问题,还会继续保持稳步增长。 张青松则介绍了一组更为详细的数据:截至报告期内,中行境内自营理财产品1.51万亿元,同比增长6.3%,表内理财余额3353亿元,同比增长6.5%,表外理财余额1.18万亿元,同比增长6.3%。在投向上,债券和货币市场的投资占比超过60%。 他认为,中行的理财规模不算很大,增长率也不算很高,在外部市场环境发生变化的情况下,未来理财业务将面临更加严格的风险管理,同时,中行将优化大类资产配置,利用跨境优势,发挥海外机构的作用,实现理财产品的差异化竞争。
【本文为合作媒体授权投资界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投资界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及原出处获得授权。有任何疑问都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