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我一直处于失眠状态,从3月1号开始连续几天不睡觉,10天时间体重由143斤减到126斤。” 这段时间成了许建军人生至今为止最灰暗的人生记忆。促使他如此悲凉和痛苦的是源自3月1日当天小马过河宣布破产清算的痛苦抉择,毕竟是10年的呕心经营。消息公布后,大量员工围堵公司集体讨薪更让事件升级,这家曾经营收高达1.4亿元的“明星”教育培训公司被推到了风口浪尖。 “我的电话也被媒体打爆了,很多家长,同行也在等着看我如何收场。” 许建军向" 猎云网表示。在3月3日他曾对外公开的《关于小马“破产”危机的声明》中说道,“无论结局多坏,我是不是倾家荡产,妻离子散,欠你们的钱,我一定还,请给我一点点时间。事到如今我没有什么可隐瞒的,我所有能动用的、可以变卖的资产都在尽力挽救公司的时候悉数用尽。所以,我有错,但我无愧。” 小马过河的另一位创始人" 马骏自3月2日给员工写下欠条之后,就再也没有对外公开发声,外界谁也联系不上。猎云网也拨打过几次电话,但均未接通。

开始创业前,马骏、许建军在业内有着很高的知名度。公开资料显示,马骏是原" 新东方名师、新东方SAT项目创始人、新东方直通车项目创始人;许建军曾是2002年湖北省高考状元,毕业于清华大学电子系,后同成为新东方名师,2005年新" 东方集团首席教师培训师,培训新东方教师数千人,并担任过新东方集团总裁助理。

2011年6月,马骏与许建军二人决定重出江湖,做高端一对一留学语培。但由于论坛的前车之鉴,二人决定约法三章,马骏承诺了两点:1.失败后不能躲起来;2.赚钱后要先保证员工的利益。许建军约定不能中途放弃。 “我本人也算是个学霸,特别能考试,知道怎么帮助学生提分,所以我主要负责内容,马骏就负责市场和运营。最初他们夫妻俩人都参与到公司工作,马骏就占股60%,而我持有40%的股份。”许建军如是说,买卖要是能做大,比例少点无所谓。 小马过河迎来发展爆发期,公司在2011年半年时间营收600多万;2012年一年营收达2600多万;2013年再次翻倍营收来到5600万,税前利润达3000万。小马过河一度成为除新东方外,北京地区留学考试一对一培训营收最大的机构,并且用户" 满意度很高,培训效果非常好,客单价能达到几万块。 ◆◆ ◆
2012年6月时,许建军便敏感地预测到2013年市场将会大爆发,于是他提议公司进行扩张。公司办公室也由1+1大厦搬至鸿城拓展大厦,办公面积由400平米扩到2400平,占据了一整层。

上文提到公司搬至鸿城拓展大厦之后,终于在2013年6月份开始业务有好转,当月实现收入达700万元,并最终在2013全年实现了5600万的营收,税前利润达到了3000万,比2012年翻了2倍多。 形势似乎一片大好。就在此时,小马过河开始快速扩张并谋求押注线上产品,许建军用“非常恐怖”来形容这段时间的扩张。 投资人的" 钱进来以后,马骏和许建军便决定转型做互联网+产品,希望扩大影响力。员工规模一度达到900多人,其中200多人为技术开发团队;线下开设多个两千平米以上的校区,包括北京西二旗校区、北京国贸校区和上海校区等。 大范围扩张的同时带来的是员工工资开支激增、多个校区" 高昂的运营成本,更重要的是,原有的盈利项目暂时停卖,加上短期内难以看到收益的低价产品的上线,导致公司一下子资金链断裂。 同时,学生的数量越来越少,老师能分到的课时越来越少,导致大量小马过河培训出来的老师开始流失。目前他们大都在各大培训机构内任职,甚至有的已经成为主管、部门总监。

在线教育风起云涌,加上资本方进入后盈利压力随之而来,小马过河开始转型做“互联网+教育”产品,停掉SEM、开发在线产品、开始做微信营销、推出低价产品,组建了一个200人的技术团队,开发了100多个App。 许建军向猎云网表示,“大量产品的推出并没有给公司带来正向的现金流,互联网教育过于追求规模,试图用低价来吸引用户。但留学一对一的高端培训行业,用户需求非常明确,短期、应试出分,所以他们需要线下一对一的陪伴学习才能保证效果,这才是核心用户,小马过河低价营销并不能转化核心成用户。” ◆◆ ◆
在公司盈利和规模都上来了,融资也进来了的情况下,2013年小马过河开始做SEM,抢百度流量。因为多数用户对留学领域相对陌生,信息严重不对称,通过搜索引擎查询信息是用户了解的一个重要途径。 小马过河2013年投入了400万费用产生了3000万收益,马骏和许建军看到了SEM的成效,2014年大刀阔斧的投了4000万。但实际效果是100个点击仅仅带来0.1个转化,即转化率是千分之一,获客成本急剧上升,最后不得不叫停。 “留学培训是个漏斗生意,获取流量后跟各机构的营销漏斗都大同小异,大幅投入使得留学相关流量成本不断飙升,4000万投入仅仅带来4000万营收,得不偿失。” ◆◆ ◆
经历过2014年激进扩张之后,团队开始探寻加快创收的产品。2015年4月,许建军开始策划小马托福,核心是要为用户提供了大量的练习题,帮助用户在短时间内快速提高成绩。 许建军透露,2015年6月产品上线后市场销售很好,到9月份4个月时间收入便达到了2900万,这为公司急需资金之际提供了弹药支持。 但就在此时,马骏提出把小马托福产品停掉,理由是费用卖的太贵了,而且没有教师的参与,客户投诉极多,百分之八十的学生都难以完成规定的任务,进而产生抱怨。这或许是受到互联网产品多以用户规模化取胜的思维影响,公司推出了一大批定价9.9元、99元的线上服务。尽管用户基数增加了,但没有能转化为高收费的课程客户。 类似的一幕再次在2016年上演。2015年顺为投资的1000万美金进来后,并没有长时间消除对资金的渴望。2016年初,公司现金流再次遇到问题,当时马骏与许建军有出售公司的想法,但迟迟没有找到合适接盘对象。 其实在2016年,小马过河曾有机会完成自救。2016年4-5月,许建军带领团队做了考神陪读的产品,同样是6月份上线,截至到9月份的4个月内卖了3000万元。但随后马骏在内部停掉了该产品,转而推出一款名为“考神陪练”的产品,以30天7000的价格卖考神陪练,形式与陪读一样,但陪读的价格是49000。价格优势使得用户大增,老师提成减少,公司又开始赔钱。 历史是多么惊人的相似。这也使得本来创收不佳的公司雪上加霜。 ◆◆ ◆
这三年来,小马过河的影响力逐渐下降,“经营不善”、“过度烧钱”、“资金链断裂”等传闻也是接连不断。 “2016年初公司现金流碰到了严重的问题,我就开始变卖资产维持公司,就怕军心涣散。而这期间,我与马骏的持股比例也进行了调整,我俩的比例由2:3(许2马3)变成了3:1(许3马1)。”许建军向猎云网表示,“我在14年就开始喝酒,3年喝掉近300瓶白酒。现在我的资产变卖没了,确实没钱再去救公司了。 除了错过考神陪读产品产生现金流给公司输血的机会,马骏和许建军也曾尝试通过外部资本完成救赎,曾有上市公司与小马过河接洽,希望完成收购。“当时各方面都谈妥了,协议都签了,最后因为上市公司因为自身原因无法进行定增而不得不作罢。后面还接触了几十家但均未有效进展。” 所有努力用尽情况下,便出现了3月1日公司内部邮件通告破产清算的一幕。一时间员工开始追讨两个月的欠薪,有的申请仲裁,有的围追堵截,只有10个老员工愿意继续留下来。 “实际上17年1、2月份公司还可收入100万,真正对这些收入做出贡献的也就是这10个人,其他的同事们之前做出过贡献,没活干了,又让人家走,其实我也是于心不忍。但更不想拖累大家,就直接先停了,欠的钱以后再还,我也跑不了。目前公司有4000多万元债务。”许建军说道。 ◆◆ ◆
由于小马过河的产品和服务模式契合用户需求,培训效果好,用户口碑和行业口碑都非常好,即便佣金比别的培训机构给的低,留学中介机构也都是把用户推荐给小马过河。 外界对小马过河的评价都很高,还有人感慨道,“有些惋惜,市场上少了一个提供优质高端产品的机构。” 同时,公司清算破产的消息学生和家长们也在第一时间就知道,但是不少家长表示没关系,我们相信你们,其中还有继续交钱的目前留存学员80个左右,近4天又收了6个新人,收入20多万营收。 许建军介绍,目前还是由公司原有的6个骨干,包括他本人也来授课。“我是属于比较机动的,哪门课没人上,我就能顶上,因为我本身什么都能讲。只是目前我状态不是很好,怕影响学生上课,在这当中有几个同行和朋友表示愿意帮忙。学生和家人朋友的信赖让我们很感动,他们希望我们还能够活下来,所以也挺对不起他们的,因此我还要争一口气。” 据留下来的考神团队的老师介绍,就在团队苦苦坚守的同时发生了一件让人很无奈的事情。已经离职的某位的顾问老师,打着考神团队的旗号,使用公司配备的资源手机给我们的老学员发“活动信息”,劝其缴费报名,所幸,这位同学跟我们比较熟,在想交钱之前先来跟我们沟通,谎言才被戳穿。 由于小马过河已经进入清算阶段,加上“冒牌”事件的出现,因此团队决定启动新公司的注册工作,新公司名叫研致教育,由考神团队的4位老师经营,许建军本人在新公司里不占股份。之后的学生缴费都会交到新公司。 一位考神团队老师向猎云网表示,去年有学生问过我,会不会有一天,跟许建军闹掰?那个时候我说不会,分手也是" 和平分手。现在事实证明,这次分手一点都不和平,反而很壮烈。我们吵过,我埋怨过,怀疑过,痛哭流涕过。但是最后我还要" 谢谢他,谢谢他不是个坏人,谢谢他最后不管多狼狈都还在面对,我还想谢谢他足够坚强,没有死了算了。要不然,就真是笑话了。 由此可见真如许建军声明中所说,“我不是一个好的经营者,由于我的不善管理导致公司破产,但我是一个合格的老师。”

谈到十年创业感悟,他给创业者的经验和教训就是,“应该把业务模式做得小而美,重质量,保证好的教学成效,口碑好了,自然会被大家熟知;同时在没有特别大的现金流的情况下,要比较慎重地去转型,最好不要靠外来的输血,用自己原有模式的利润来做转型的代价,外在的钱可能会让你没有那么谨慎。” 如今,许建军又回到了自己熟悉且擅长的教师岗位,只是从3000多万身家到现在负债4000多万,不得不把妻儿送回老家,独自一人留在旋涡中心,个中滋味只能自己体会。 小马过河和许建军的故事正在逐步淡出公众的视野,而创业公司的故事却依然每天都在上演。
【本文为合作媒体授权投资界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投资界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及原出处获得授权。有任何疑问都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